耐不住大將軍娶妻心切,昭華帝賜婚上要求完婚的日期也早,別人都以為這場婚禮會準備的很匆忙,畢竟那麼短的時間裏,誰家能準備好迎親呢?
那是他們都不知道某將軍府早就開始暗戳戳的準備好迎親了,如今這幾日間隔還是昭華帝為女方多考慮了一番才定的,不然,按雷雲那個急性子怕是想當天就把小娘子抱回家了。
大婚當日,整個上京都籠罩在一片喜慶之中,禦賜的八抬轎攆環繞護城河,走了將近一個時辰。期間百姓拱手相賀,怎一熱鬧二字可述。
雷大將軍騎著寶馬良駒親自到驛站迎親。那一身大紅袞冕,肩部織著福繡,上衣繪著縲絲線金絲滾邊,正襯的一張俊顏豐神俊朗,英氣非凡。
更不用說那鋪天一般的紅色,那一台一台的嫁妝,劈裏啪啦震天響的炮仗,平日裏不苟言笑的大將軍,今日那雙清透雙瞳中都透著喜悅,讓路上圍觀的百姓們都驚歎連連,看來這異族公主也不是那麼不招大將軍待見啊,畢竟那通身的喜悅哪是能隨便裝得出來的。
石曉隻覺得坐在轎子裏,手裏抱著一柄玉如意,雖說看不清周圍的景色,但是她能聽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歡呼聲,嗩呐聲,鑼鼓聲……
昭華帝和沈媛也早早準備就浩浩蕩蕩的出了宮,怎麼說也是他的兄弟,更何況這婚禮吉時不好耽誤,即便是帝王也不能明著毀人家不是?
很快的,迎親的隊伍就到了將軍府,隻見雷大將軍利落的翻身下馬,接過小廝手中的角弓,彎弓向轎子的門楣射了一箭,這才又接過同心結紅綢,小心翼翼的牽著石曉從花轎上走下來。
一路領著王女跨馬鞍、跨火盆,整個將軍府布置得那叫一個紅呐,什麼紅燭、紅燈籠、紅帷幔,紮眼極了。
來到正廳,昭華帝早已攜德妃娘娘端坐在上方,接著就是拜天地,入洞房,一係列流程如行雲流水一般毫不拖遝。
當然,新郎官還是要出來再敬一圈酒的,這個時候,昭華帝要維持自己的帝王形象不能灌他酒,但這不代表他會讓別人也不灌雷雲,一番下來,眾人也鬧夠了,昭華帝也浩浩蕩蕩的回宮了,雷雲則是晃晃蕩蕩的回了新房。
沈媛則是難得見到路南城這般高興的模樣,雖然臉上還是端著的,但是親近的人都知道,這位萬歲爺這回呐,心情可好這呢。
這不,回宮後也不就寢,反而還興致勃勃的拽著沈媛去湖上的湖心亭坐了坐,說了許多他與雷雲的舊事。
什麼兩人曾經見得第一麵就扭打到了一起,一個是武將後代曾經跟著先帝爺征戰四方,一個是皇族子嗣睥睨眾生,兩人誰也不讓誰,為了一個彈弓扭打到一起,那個打的呦,兩人還沒怎麼樣,身邊的奴才們可是慌了神,在一旁求爺爺告奶奶的希望兩個小祖宗別鬧了。
後來兩個人打的不分上下,倒是對對方有了些看法。
後麵,兩人一直延續這這樣愉快的打招呼方式——見麵就打,直到雷雲的父親戰死沙場,雷雲為父報仇,立誌要破南疆,披上了盔甲登上了戰馬奔赴沙場,從那時起,路南城就不僅僅是把他當作一個可以試功力的夥伴,更是一個難得的兄弟。
少年將軍,好不威武,一匹馬單挑了對方主將,一戰成名。
而路南城也被封了太子,二人相見後總是有些東西不一樣了,但似乎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變得。
畢竟是由皇上主婚的,所以兩位新人在新婚第二日是要到宮裏謝恩的,雷雲自然也是不會不守規矩的,隻不過,路南城深知他的秉性,怕是不會來那麼早的,所以也不急。
在昭陽宮起身去上了早朝,又回來磨蹭的和沈媛一起用了早膳,紫檀雕獅紋圓桌上擺了蜜汁蜂窩糕、椰香糯米糍、蟹黃豆腐還有椰汁紅棗燉雪蛤,並兩三樣小菜,吃飽喝足的昭華帝方才晃晃悠悠的慢慢回了乾正殿。
沈媛則動身去鳳儀宮問安,並等待新人前來謝恩。
聽到外麵太監傳話說大將軍求見時,路南城心想,還行看時辰這還不到正午,這雷雲還是知道顧忌著些皇家的臉麵的。
雷雲一身深紅繡金曲水紋錦袍,發髻高高弄起,走起路來虎虎生風。
不過看著那張春風得意的臉時,昭華帝就不高興了,你成婚可好了,磨磨蹭蹭的來謝恩也就罷了,讓我在這等了你這麼久也罷了,可是偏偏沒有點自覺擺了一張得瑟臉,於是昭華帝二話不說就上前拿拳頭招呼起了自己的老兄弟。
一旁的崔富威趕緊把眾人都帶了下去,把這一個正殿都留給了那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