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殿千秋節,稱名萬歲觴。風傳率土慶,日表繼天祥。玉宇開花萼,宮懸度會昌。衣冠白鷺下,纖暮翠雲長。獻遺成新俗,朝儀入舊章。月銜花綬鏡,露綴彩絲囊。處處詞田祖,年年宴杖鄉。深思一德事,小獲萬人康。”
這千秋節可真是好大的陣式,一大早起來,就會發現這京城裏邊,可是從京西的暢春園再到萬安門,又經玉街口、玄南門再通南門口,最後與那皇宮裏的慶儀相連接,一路上的彩坊接連不斷,那連綴著的彩牆、彩廊、演劇采台、歌台、燈坊、燈樓、燈廊、龍棚、燈棚更是無數,路經的寺觀,還大設慶祝的經壇。
直隸以及各郡縣進京的臣民代表們也不甘落後,紛紛搭設彩坊為各自的慶祝界,沿路的那些個京城的各部、寺、監官衙同樣也會建經棚、設彩坊,而且,每隔幾裏便會設一個禦座,每個禦座的周圍便又是一個熱絡、設施繁麗的景點。
一路上,還能瞧見用彩綢結成的“萬壽無疆”、“天子千秋萬代”等大字赫然的出現在彩牆上,因著是等千秋節一過,緊接著而來的就是那四國大會了,因此,這路上還有不少彩綢結成了“四國大會旗開得勝”的字樣,倒是熱鬧極了。
再看那通往宮裏大殿的路上,從城內起就由丞相為首的文武百官官員一步一步的從宮門口走來,由八個壯碩的大漢身著彩衣,抬起那要獻給皇帝祝壽的圖屏,圖屏上邊是八仙賀壽的圖案,由細細挑選的繡娘一針一線的繡出,圖案很是精致,最後再描上金線,看起來吉祥的很。
這百官一路走來,自然也是不安靜的,那路邊演劇彩台上的歌舞、戲劇節目、陳設難以盡數,其內容多為神仙祝壽故事,什麼小如蟠桃、長生花、一統萬年青,無不在求著其吉祥之義。
這一日,京城內外,可謂是金碧相輝,錦綺相錯,華燈寶燭,霏霧氤氳,彌漫周匝,那皇宮和禦苑,更是繡幙相連,笙歌互起,金石千聲,雲霞萬色,當世人都莫能描畫盡致。
這隻是看到的一部分,這會的正陽宮裏才是真的熱鬧,百官獻上了畫屏,君臣和睦來往一番後,便紛紛落座於此,接著就是各國的來使前來恭賀了。
先進來的是南寧國的使節,因為考慮到此次千秋節過後即是四國大會,所以前來恭賀的使節也不是常負責的官員,而是要高一級的,南寧國不同於玄赤國是有祭司的,此次前來的帶隊的使節,就是南寧國大祭司的大弟子,也就是那個很可能是下任祭司的人。
“臣思無,謹代表南寧國恭賀昭華帝萬壽無疆。”因是使節的帶隊人物,故行禮之時,隻需行半禮即可,這是各國間都達成默認的情形。
“思大人快請起,來者是客,莫要多禮。”昭華帝坐在上首,抬了抬手。
思無這才緩緩的起身,看向那位端坐在龍椅上的帝王,昭華帝也不說對方不懂禮節,畢竟這來往的使臣,除了要為各國間的關係來回周旋,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為自己的國家打探清楚對方這個國家的情形的。
而昭華帝作為玄赤國這一任帝王,首次接見他國的使臣,自然是要多受到端詳的目光,早就做好了準備。
思無看了看台上這位年輕的帝王,許是為了喜慶,今日穿了一身朱紅色的龍袍,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又有十二龍紋點綴在上,端莊威嚴,天家氣質渾然天成,一副君臨天下王者氣勢。
英俊無匹的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來,那棱角分明線條,銳利深邃的目光,不由的就給人一種壓迫感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還有那劍一般的眉毛斜斜飛入鬢角落下的幾縷烏發中,四目相對,那眼神中深不可測,不可也不敢過多的探究。
所以對視片刻,思無就將目光趕緊移開了去,僅僅片刻,他就知道這位帝王不是個好惹的,那周身的氣息,幾乎都能將人震開去,讓他有些失神。
“這是我國聖上為友國奉上的賀禮,來人!”思無定了定心神,覺得此時還是將需要做的事情做完才是,擊掌將獻禮的人請了出來。
隨著那一聲“來人”,很快就從殿外走進一個扮相妖嬈的女子來,身著特有的南寧服飾,走起路來一搖三晃,身材也是曼妙極了,不過考慮到此時還未到宴客時候,倒是沒做什麼,反而規規矩矩的上前。
等到她停了下來,眾人這才將目光轉向她的手中,隻見她手裏捧著一個其貌不揚的匣子,一旁的思無也轉過身來,輕輕的打開了那匣子,遠遠看去,隻覺得那匣子裏是白花花的一坨,卻猜不出是什麼東西。
“尊敬的昭華殿下,這是我國獨有的藥王蠱,此蠱經現世,現如今隻有兩隻,而我手上的這隻則是前代的後代。不過,今日要跟殿下您獻上的是它的另一種形體。”思無說著話,又從那寬大的袖袍裏摸索出一個白瓷瓶子來。
“哦?”昭華帝也是聽過這藥王蠱的傳言,相傳此蠱入體可保宿主避免許多的毒物,隻是聽他的這個意思,此蠱年份尚且不夠,那麼這應該就是他為何不提說要將那蠱入了他的體內,陸南城擺了擺身子,繼續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