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千秋宴(1 / 2)

等到了巳時左右,才算是獻完了賀禮,眾人也便相攜著的歸家,當然這可不是沒有了後續,這歸家也不過是為了再整理下儀表,準備參加晚上的千秋宴。

到了酉時左右,就能看見那正德門,來來往往的車架絡繹不絕,這便是準備入宮參加那千秋宴了,這宴會因著是特別的千秋宴,自然是跟春節宴會一般,還是擺在了正陽宮。

上午還隻有一些桌案供安坐著的正陽宮此刻已然是張燈結彩的,處處都透著喜慶的滋味,那來往的宮婢太監身上也都是嶄新的樣貌。

這千秋宴正可謂是;“寶妝花彩豔,果品味香濃。鬥糖龍纏列眾卿,餅錠拖爐擺鳳侶。”

這先是由左右丞相、接下來是親王、再是宗室、還有百官陸續入內,樂師便開始奏響曲目來,那些個教坊樂人先是效仿百禽鳴聲,聽到這聲音,內外的百官大臣還有宗室親眷皆肅然安靜了下來,那悅耳的聲音,仿佛在半空中和到了一起,眾人的閉起眼就覺得眼前是一副鸞鳳翔集之景。

龍椅的下首坐的是親王、宗室、以及各國的來使以及丞相和六部的主管大臣們,而朝中的其餘文武百官則做的是坐在殿外延伸而出的兩廊,各郡縣前來祝壽的官員則是排在了那山樓之後,落座的桌案則是皆以紅麵青黑漆的稍矮的案子。

每個案上都放有環餅、油餅、棗塔等作為看盤,接著又擺放了當季的果子,三五人之間會放置漿水一桶,裏邊會有輸個長柄的銅勺,以供方便舀起。

教坊樂坊的各色樂師以及一些個服侍的宮人等,則安坐於在正陽宮主殿上的欄幹邊,那來回斟酒忙碌的宮人則都是統一穿戴起了那寬紫袍子,金色的腰帶,教坊樂坊等人,有些則是安坐在山樓下的彩棚之中,也是統一了服飾,穿著那紫緋綠三色的寬衫,圍著那鍍金凹麵的腰帶,前邊放著柏板,十串一行,其他的前麵則是立著琵琶有五十麵,外加箜篌兩座。

那箜篌的高大約有三尺,形狀好像是女子用來梳妝的半邊木梳,上邊有著黑漆鏤花金的裝飾,隻是看著,就可以想象出,若是奏響起來,是多麼的曼妙動人。

下邊還設有專門的台座,一張二十五弦的琴,由一人跪著撫著,那邊則是兩麵高高架起的大鼓,上邊畫的是金龍彩花,那擊鼓的人穿著背上結著金色的結,身上穿著紅色的寬大的衣衫,手上拿的是垂著金色穗子的鼓棒,隻見那高高的舉起快速的擊打著鼓麵,動作宛若流星。

等昭華帝著明黃色龍袍,伴隨著崔大總管一聲,“皇上駕到”緩緩而入。

眾人皆行禮,“吾皇萬歲萬萬歲,祝吾皇福壽安康,萬壽無疆!”由殿內到殿外的廊上,這聲音振聾發聵,讓人為之一震。

“眾位愛卿請起。”昭華帝一甩長袖,端坐了下來,輕輕抬手,由看向了崔富威,示意可以開席了。

“開席……!”崔富威一聲高昂的聲調響了起來。

於是,樂師開始緩緩的奏起了曲子,伴隨著這曼妙的曲調,舞女們緩緩而入,開始的散序是慢慢的自由節奏的散板,是由那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伴隨著舞女的進場。

接下來的歌頭,則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曲調會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舞女們則是按著那樂曲的節拍一邊唱一邊起舞,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則是免去了唱,而是由樂師奏起了繁音急節,那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節奏動人,更不用說那舞女皆是穿著淡粉色的紗衣,飄飄渺渺如仙人一般。

“聞名不如一見,這便是貴國的霓裳羽衣舞吧。”坐在靠前的北冥國來使,上官東頓連連擊掌叫好。

“不愧是霓裳羽衣舞,真是大飽眼福啊。”一旁的西海國使者豫澤王也是連連擊掌,讚歎不已。

這邊一曲方歇,緊接著就是雜耍百戲入場可,那百戲真是花樣繁多,什麼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筋鬥、擎戴無所不有,開場就見那男的女的的藝人,穿戴著紅巾彩服,從殿前而入,這便是那百戲開場了。

隻見他們或旋立著戲竿,或把玩著跳索,期間還有翻著筋鬥的童子,到了最後一同擺出了賀壽的造型,再由那童子分別展開卷軸,上邊是用金色的筆寫著各樣的賀壽的詞句,眾人都擊掌也跟著恭賀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