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讀誦大乘,亦是觀經所說。修淨土法門者,固應誦《阿彌陀經》,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讀誦《普賢行願品》,回向往生。因經中最勝者,《華嚴經》。《華嚴經》之大旨,不出《普賢行願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經中說,誦此普賢願王者,能獲種種利益,臨命終時,此願不離,引導往生極樂世界,乃至成佛。故修淨土法門者,常讀誦此《普賢行願品》,最為適宜也。
至於作慈善事業,乃是人類所應為者。專修念佛之人,往往廢棄世緣,懶作慈善事業,實有未可。因現生能作種種慈善事業,亦可為生西之資糧也。
就以上所說:
第一勸大家應發大菩提心。否則他人將謂淨土法門是小乘、消極的、厭世的、送死的。
複勸常讀《行願品》,可以助發增長大菩提心。若發心者,自無此譏評。
至於作慈善事業尤要。因既為佛徒,即應努力作利益社會種種之事業,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積極的。不起誤會。
關於淨土宗修持法,於諸書皆詳載,無俟贅陳。故惟述應注意者數事,以備諸君參考。
淨宗問辨
乙亥二月於萬壽岩講
古德撰述,每設問答,遺除惑疑,翼讚淨土,厥功偉矣。宋代而後,迄於清初,禪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於此。今則禪宗漸衰,未勞攻破。而複別有疑義,盛傳當時。若不商榷,或致詿亂。故於萬壽講次,別述所見,冀息時疑。匪曰好辨,亦以就正有道耳。
問:當代弘揚淨土宗者,恒謂專持一句彌陀,不須複學經律論等,如是排斥教理,偏讚持名,豈非主張太過耶?
答:上根之人,雖有終身專持一句聖號者,而決不應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須於經律論等隨力兼學,豈可廢棄。且如靈芝疏主,雖撰義疏盛讚持名,然其自行亦複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證矣。
問:有謂淨土宗人,率多拋棄世緣,其信然歟?
答:若修禪定或止觀或密咒等,須謝絕世緣,入山靜習。淨
土法門則異於是。無人不可學,無處不可學,士農工商各安其業,皆可隨分修其淨土。又於人事善利群眾公益一切功德,悉應盡力集積,以為生西資糧,何可雲拋棄耶!
問:前雲修淨業者不應排斥教理拋棄世緣,未審出何經論?
答:經論廣明,未能具陳,今略舉之。《觀無量壽佛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無量壽經》雲: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殖諸德本,至心回向,歡喜信樂,修菩薩行。《大寶積經發勝誌樂會》雲:佛告彌勒菩薩言:菩薩發十種心。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極樂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問:菩薩應常處娑婆,代諸眾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靈芝疏主初出家時,亦嚐堅持此見,輕謗淨業。後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識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頓覺前非,悲泣感傷,深自克責,以初心菩薩未得無生法忍。誌雖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譬如嬰兒不得離母。又如弱羽隻可傳枝。未證無生法忍者,要須常不離佛也。
問:法相宗學者欲見彌勒菩薩,必須求生兜率耶?
答:不盡然也。彌勒菩薩乃法身大士,塵塵刹刹同時等遍。兜
率內院有彌勒,極樂世界亦有彌勒,故法相宗學者不妨求生西方。且生西方已、並見彌陀及諸大菩薩,豈不更勝?《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又《阿彌陀經》雲: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據上所引經文,求生西方最為殊勝也。故慈恩教主窺基大師曾撰《阿彌陀經通讚》三卷及疏一卷,普勸眾生同歸極樂,遺範具在,的可依承。
問:兜率近而易生,極樂遠過十萬億佛土,若欲往生不綦難歟?
答:《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靈芝彌陀義疏》雲:十萬億佛土,凡情疑遠,彈指可到。十方淨穢同一心故,心念迅速不思議故。由是觀之,無足慮也。
問:聞密宗學者雲,若惟修淨土法門,念念求生西方,即漸漸減短壽命,終至夭亡。故修淨業者,必須兼學密宗長壽法,相輔而行,乃可無慮。其說確乎?
答:自古以來,專修淨土之人,多享大年,且有因念佛而延壽者。前說似難信也。又既已發心求生西方,即不須顧慮今生壽命長短,若顧慮者必難往生。人世長壽不過百年,西方則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智者權衡其間,當知所輕重矣。
問:有謂彌陀法門,專屬送死之教,若藥師法門,生能消災延壽,死則往生東方淨刹,豈不更善?
答:彌陀法門,於現生何嚐無有利益,具如經論廣明,今且述餘所親聞事實四則證之,以息其疑。一、瞽目重明。嘉興範古農友人戴君,曾卒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忽爾雙目失明,憂鬱不樂。古農乃勸彼念阿彌陀佛,並介紹居住平湖報本寺,日夜一心專念。如是
年餘,雙目重明如故。此事古農為餘言者。二、沉屙頓愈。海鹽徐
蔚如旅居京師,屢患痔疾,經久不愈。曾因事遠出,乘人力車磨擦
顛簸,歸寓之後,痔乃大發,痛徹心髓,經七晝夜不能睡眠,病已垂危。因憶華嚴十回向品代眾生受苦文,依之發願。後即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後痔疾頓愈,迄今已十數年,未曾再發。此事如嚐與印光法師言之。餘複致書詢問,彼言確有其事也。三、冤鬼不侵。四川釋顯真,又字西歸。在家時曆任縣長,殺戮土匪甚多。出家不久,即住寧波慈溪五磊寺,每夜夢見土匪多人,血肉狼藉,凶暴憤怒,執持槍械,向其索命。遂大恐懼,發勇猛心,專念阿彌陀佛,日夜不息,乃至夢中亦能持念。夢見土匪,即念佛號以勸化之。自是夢中土匪漸能和馴,數月以後,不複見矣。餘與顯真同住最久,常為餘言其往事,且歎念佛功德之不可思議也。四、危難得免。溫州吳璧華勤修淨業,行住坐臥,恒念彌陀聖號。十一年壬戌七月下旬,溫州颶風暴雨,牆屋倒壞者甚多。是夜璧華適臥牆側,默念佛號而眠。夜半,牆忽傾圮,磚礫泥土墜落遍身,家人疑已壓斃,相率奮力除去磚土,見璧華安然無恙,猶念佛號不輟。察其顏麵以至肢體,未有毫發損傷,乃大驚歎,共感佛恩。其時餘居溫州慶福寺,風災翌日,璧華親至寺中向餘言之。璧華早歲奔走革命,後信佛法,於北京溫州杭州及東北各省盡力弘揚佛化,並主辦賑濟慈善諸事,臨終之際,持念佛號,諸根悅豫,正念分明。及大殮時,頂門猶溫,往生極樂,可無疑矣。
勸人聽鍾念佛文
近有人新發明聽鍾念佛之法,至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淨業者,幸試用之;並希以是廣為傳播焉。
凡座鍾掛鍾行動之時,若細聽之,作丁當丁當之響(丁字響重,當字響輕)。即依此丁當丁當四字,設想作阿彌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字為“南無”,第一當字為“阿彌”,第二丁字為“陀”,第二當字為“佛”。亦止用丁當丁當四字而成之也。又倘以其轉太速,而欲遲緩者。可加一倍,用丁當丁當丁當丁當八字,假想作阿彌陀佛四字,即是每一丁當為一字也。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當為“南無”,第二丁當為“阿彌”,第三丁當為“陀”,第四丁當為“佛”也。(繪圖見下頁)所用之鍾,宜擇丁當丁當速度調勻者用之。又欲其音響輕微者,可以布類覆於其上。(如晝間欲其響大者,將布撤去。夜間欲其音響輕者,將布覆上。)
四字佛 六字佛
普通念法 丁 當 丁 當 丁 當 丁 當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阿 彌 陀 佛 南無 阿彌 陀 佛
丁當 丁當 丁當 丁當 丁當 丁當 丁當 丁當
遲緩念法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阿 彌 陀 佛 南無 阿彌 陀 佛
初學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記數,最易懈怠間斷。若以此鍾時常隨身,倘有間斷,一聞鍾響,即可警覺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鬧,若攝心念佛,殊為不易。今以此鍾置於身旁,用耳專聽鍾響,其他喧鬧之聲,自可不至擾亂其耳也。又聽鍾工夫能純熟者,則丁當丁當之響,即是阿彌陀佛之聲。鍾響佛聲,無二無別。鍾響則佛聲常現矣。
普陀印光法師《覆永嘉論月律師函》雲:“凡夫之心,不能無依,而娑婆耳根最利。聽自念佛之音亦親切。但初機未熟,久或昏沉,故聽鍾念之,最為有益也。”
注:此文原載《世界居士林林刊》第十七期,題上有“論月大師”四字。“論月”即弘一老人別署。老人盛倡此法,而閱者不多,謹錄於此。
藥師如來法門略錄
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塵堂講
藥師法門依據《藥師經》而建立。此土所譯《藥師經》有四種——
(一)《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一卷,即《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又相傳有劉宋慧簡譯《藥師琉璃光經》一卷,今已佚失。或雲即是東晉所譯之《灌頂經》。
(二)《佛所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代達摩芨多譯。
(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代玄奘譯。此即現今流通本所據之譯本。現今流通本與原譯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兩段。一為依東晉譯本補入之八大菩薩名,二為依唐代義淨譯本補入神咒及前後文二十餘行。
(四)《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代義淨譯。前
數譯惟述藥師佛,此譯複增六佛。故雲《七佛本願功德經》。以外
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眾所讀誦者為此本。修持之法,具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四種如下:(一)持名,經中屢雲聞名持名,因其法最為簡易,其所獲之
益亦最為廣大也。
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災延壽藥師佛,似未盡善;佛名惟舉藥師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舉消災延壽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須依據經文而曰“藥師琉璃光如來”,斯為最妥善矣。
(二)供養如香華幡燈等。(三)誦經及演說、開示、書寫等。(四)持咒。所獲利益廣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十種如下:(一)速得成佛,經中屢言之。(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三)能得種種戒;又犯戒者還很清淨,不墮惡趣。(四)得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五)得無盡,所受用物無所乏少。(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盜賊、刑戮諸災難等悉免。(七)轉女成男。(八)產時無苦,生子聰明少病。(九)命終後隨其所願往生:
(1)
人中——得大富貴。
(2)
天上——不複更生諸惡趣。
(3)
西方極樂世界——有八大菩薩接引。
(4)
東方淨琉璃世界。
(十)在惡趣中暫聞佛名,即生人道,修諸善行,速證菩提。 靈感事跡甚多,如舊錄所載。今且舉近事一則如下——
泉州承天寺覺圓法師,於未出家時體弱多病;既出家後二年
之內,病苦纏綿,諸事不順。後得聞藥師如來法門,遂專心誦經,
持名懺悔,精勤不懈。迄至於今,身體康健,諸事順利。法師近擬編輯《藥師聖典彙集》,凡經文疏釋及儀軌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報佛恩焉。
跋
曩餘在清塵堂講《藥師如來法門》,後由諸善友印施講錄,其時經他人輾轉抄寫,頗有訛誤。茲由覺圓法師捐資再版印行,請餘校正原稿廣為流布。法師出家以來,於藥師法門最為信仰,近擬於泉州興建大藥師寺,其願力廣大,尤足令人讚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