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見信如唔(2 / 2)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一直以為謝敏在宮中如此得寵,那麼謝家,她的父兄,在京城政壇,也自然是順風順水了。沒想到,竟然有人因為看不慣別人的出身,就橫加阻攔!

黛瑾心中既同情謝家,又更加惱怒王家。

因為父親也是武將出身,自己從小就常常聽父母哥哥講將軍士兵是怎樣用自己的血肉生命打下這個國家的一寸寸土地,也時不時會聽到父親感慨武將們雖然在外辛苦征戰,功勞顯赫,卻因為不善言辭,不善經營,被一些工於心計的小人抓住把柄,陷害、誣賴,以至於將軍們的仕途常常很難順順利利。

也許,父親最後被人戴上了謀反的帽子,也正是因為武將在朝內不得已重視,才導致再多的戰功,也不敵某些人的三寸不爛之舌。

如果貴妃謝敏那戰功累累的父兄都會無力反擊,那豈不是這個國家之難!

黛瑾心中倏地充滿激動之情,覺得對謝敏有說不盡的感同身受,似乎自己還是將門之女。

是啊,我本就是將門之女,也會一直都是將門之女,就像敏妹妹一樣。

“如今眼前的一件大事,就是都察院即將準備彈劾妹妹的父親和兄長,主要策劃人,就是王熙雲的父親王禦史。妹妹聽聞說,這次是要誣陷父親和兄長幾年前在欒城駐兵時,有克扣貪汙兵士們的軍糧和軍餉,並且縱容鼓動兵士們滋事擾民,搶奪財物等事。姐姐聽聽,這是不是極可笑的。”

果真是可笑之極,行軍打仗的將軍,哪一個不知道軍糧軍餉的重要,克扣貪汙?謝氏父子要真做過這樣的事情,那可是天大的罪過,怎麼可能容得他們活到此時?

黛瑾又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親。謝正則曾經是父親手下的偏將,細細數來,也算是父親從普通兵丁中一手提拔出來的人才,跟在父親身邊多年,怎樣用兵,怎樣治軍,都應該是深得父親的真傳。

那怎麼可能,會做出貪汙這樣的事呢!

“原本妹妹並沒有擔心,想來這一起卑鄙小人無中生有造謠惑眾是撐不了多久的,也是站不住什麼腳跟的。可是沒想到的是,欒城隸屬正定府,而正定府的知府,是剛剛到任的新官,竟然偽造了大量軍兵燒殺搶奪的卷宗,把一些當地沒有破解的案子全部都推到謝家軍的頭上來,眼看著就要遞進都察院了。妹妹不忍看父兄無辜被人冤枉,才想求姐姐出手相助。”

黛瑾先看到偽造卷宗時已是十分不齒,然而看到謝敏求助於自己,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就算我如今不是奴婢了,也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侍妾,別說是我,就算是這順王府裏的王爺,又能在這種政黨相爭中做什麼?

“姐姐可知,這正定府,其實是貴王府的屬地?正是因為此,貴王府的側王妃以王爺之名,吩咐知府做了這所有事情,其目的,就是想讓妹妹的娘家一敗塗地,好利於她們這樣家底深厚的世家平步青雲。姐姐,一旦此計得逞,那麼朝堂之上,自此豈不成了所有世家公子的天下,哪裏還容得出身貧寒的人們有一點點抱負國家的機遇?”

敏妹妹所言極是。沒想到,在後宮多年,果然養成了看事情眼光遠大的能力,她不僅僅是擔憂自己的父親兄長,而更多的,是在為整個朝中局勢考慮。

雖然黛瑾也是出身家底深厚的世家,但是父親一直教導他們要禮賢下士,並且常說,出身貧寒的人們,本來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拋頭露臉的機會,富家公子小姐們,從來都沒有資格看不起任何人。

原來王熙雲的野心,絕不僅僅是在這府中鬧天鬧地而已。

“妹妹深知,順王爺向來忠厚仁義,是不會做這樣卑鄙之事的,隻是他老人家年紀漸大,也許對側王妃行事少有過問。妹妹不願為難姐姐,隻請姐姐在老王爺麵前言講一二,請老王爺勸導屬地內的知府不要無中生有,也就是了。”

黛瑾點點頭,如果隻是跟王爺好言相商,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王爺雖然時不時會殘暴的虐打自己,但一般都是酒後,如果白天碰見,王爺還是很願意對自己好言好語的說話。

“黛瑾姐姐,唯有一事千萬記得,囑托王爺不必讓知府立刻行動,還像以前一樣就好。要等王禦史上書彈劾,聖上下旨清查時,再銷毀所有卷宗。姐姐不要怪妹妹有心計,妹妹隻是希望可以確保家人萬事平安。”

黛瑾細想一陣,倒也明白了謝敏的意思。

如果現在就讓知府停止配合都察院的行動,那麼王禦史最多隻是放棄這一次彈劾而已,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更多的詭計呢。

然而如果他大舉彈劾,卻拿不出證據,那麼構陷大將軍的罪名,至少可以讓此人以後在皇上麵前再也沒有什麼信任可言。

敏妹妹真是不同凡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