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代璋返京(1 / 2)

黛瑾一麵答允著柳兒自己一定會想辦法,一麵自己心中充滿了痛苦:辦法,哪裏還有?

雖然黛瑾十分不願意相信母親的處境與自己那天在宮中和謝敏的見麵相關,可是事實擺在眼前,不由得自己不產生這樣的聯想。

這時她才發現,不知從哪一天開始,自己的命運,自己一家人的命運,幾乎都是掌握在謝家的手心兒裏。

可是雖然心中免不了氣惱不已,黛瑾也不得不承認,走到了這一步,自己幾乎真的是被謝家的這一舉動把持的死死的,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母親就那樣住在謝家的院子裏麵,而自己身邊也天天貼身跟著謝家送來的兩個丫鬟,自己的一舉一動,母親的衣食住行,都是謝敏和她的父兄一手操控吧。

居然落到了這樣的程度!幾乎比當年做一個低微如草芥的小丫鬟還要卑微。

想到這裏的時候,黛瑾對謝敏不知是該懷疑還是怨恨。

若是照柳兒的說法,此舉倒並不一定是謝敏的意思,畢竟謝家可能也聽到了些許風聲,以為順王府的世子打算在奪嫡的事情上為難謝敏的兒子景舜,因此不願意再好好的對待順王府瑾夫人的母親。

柳兒走了之後的幾天,黛瑾每天腦中就是在徘徊這些事情。

細想想,黛瑾還是心中存有疑慮,是不是我去按照謝敏的安排,做了她想要對世子所做的一切,那麼謝家就會繼續好好的對待母親呢?

畢竟,當初不讓母親來到順王府,似乎也是有謝敏的意思在,如今又是為了她的兒子,謝正則謝攸父子兩個,不可能擅自行事的。

回想曾經那個可以為了自己的遭遇而痛心流淚,為了自己的難處而貼心相助的謝敏妹妹,此時黛瑾真真正正的懷疑,也許從最開始,謝敏就不是那麼真心的對待自己,也許正想綰綰姐姐所說,無緣無故的善意,偏偏是最該多加防備的。

但不論如何,現在黛瑾腦中最最要緊的事情,當然就是要解決柳兒所說的難題。

經過之前多次的嚐試失敗之後,黛瑾知道,若是想靠自己的一點點能力,再去據理力爭,讓母親來到順王府,那成功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唯一的辦法,也許,難道,就隻有,順從謝敏?

想到這裏,黛瑾自己都嚇了自己一跳,真的要為了將世子帶離京城,而去勸說他跟自己遠走高飛麼?

黛瑾狠狠的搖了搖頭,不,不能這樣做。

雖然如果現在黛瑾即刻出現在景承的麵前,說出願意與他踐行曾經的計劃,一起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從這京城中消失,那麼景承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同意,甚至不會多懷疑一丁點黛瑾的理由,就會興高采烈的踏上未知的前程。

可是,在黛瑾的眼裏,她已經不能再這樣戲弄景承對自己的情意了。曾經,她為了離開這人間煉獄般的王府,為了讓自己過得更舒服更如意,而利用了景承對自己的一片真心。

不知道景承自始至終是否有發現過,黛瑾從來不曾對他有過男女之情?可是在黛瑾心中,自己的感覺,是騙不了自己的。

而如今,如果要為了討好謝敏,示好謝家,相救母親,要再利用一次景承的深情厚誼?黛瑾實在是做不出來。

一麵是如何對得起景承,一麵是如何對得起母親,夾在這其中,真是生生圍困住了。

眼下之計,隻有先表麵上順從謝敏,再做打算了。

於是黛瑾吩咐手下人,讓給後宮的貴妃娘娘送進信兒去,就說已經在著手辦了,隻是世子這些日子不在京城,還要等上一些時日。

也許這能緩上十天半個月吧,等著之後,就隻能再想別的辦法了。

“楚將軍回來了!”下人的一聲稟報,驚到了沉迷在慌亂思緒中的黛瑾。

是哥哥從蜀中回來了?

哎,看自己真是糊塗。黛瑾不由得搖了搖頭,前些日子,就接到哥哥的書信,說是前方告捷,叛軍基本上剿滅的差不多了,蜀中的情形也比之前穩定了許多,皇上大喜,召回盛啟軍至京中封賜行賞。

這段時間,黛瑾自己心煩意亂的一塌糊塗,竟然根本沒想起哥哥要回京的事情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已經到了日子了。

不過哥哥回京,既沒有先去麵聖,也沒有先去探視母親,怎麼會先到順王府裏來看望妹妹呢?

黛瑾哪裏知道,代璋此次,是帶著那樣一個驚天的秘密回來的。

楚家與謝家當年的事情,代璋在心中已經實在放了太久,好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胸口一般,幾乎快把他這個經曆過各種險峻軍情的將軍都要壓垮了。

代璋結束了蜀中的戰事,便一日都不能再等,快馬加鞭,比大部隊足足提前了十天回到了京城。

而回到京城,更是沒有心思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恨不能連盞茶水都不喝,連一口多餘的氣都不喘,就要把前前後後的所有故事,都倒給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