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楠竹適生環境初探(1 / 2)

理論研究

作者:楊新國 楊足明

摘要 鹹寧市素有“楠竹之鄉”稱謂,楠竹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增大。本文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楠竹生長特性,探討楠竹適宜的生長環境,為進一步拓寬楠竹種植領域、減少經營管理盲目性、增加科學培育技術措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 楠竹;生物學特性;氣候;地形;土壤

中圖分類號S7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37-0039-02

0 引言

楠竹又名毛竹、貓頭竹、孟宗竹,又別於毛竹,是毛竹中最名貴、最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一種實用竹。在我國300多種木本竹類植物引屬中,楠竹生長最快、材質最好、用途最廣、價值最高,種植麵積最大,其適應性強,恢複一棵60英尺高的樹木需要60年的時間,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隻需59天即可再生。大麵積種植推廣後可保持水土流失,淨化空氣,美化環境,調節局部小氣候。鹹寧市有著悠久的楠竹栽培曆史,素稱“楠竹之鄉”,全市現有楠竹林146.9萬畝,立竹量達2.2億株,年產商品竹2 000萬支,居全國商品楠竹主產區第七位,楠竹產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本文在了解楠竹的生物學特性前提下,分析探討楠竹適宜的生長環境,為楠竹的規模種植提供參考,以減少經營管理的盲目性,增加培育技術的科學性。

1 楠竹的生物學特性

1.1 地下莖的生長特性

楠竹地下莖又叫竹鞭,由節和節間組成,每節有一個芽,可發育成筍,也可發育成新的竹鞭。竹鞭生長發育靠鞭梢,鞭梢靠鞭籜包被,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在疏鬆濕潤的土壤中,竹鞭粗壯節稀,芽肥根多,一年鑽行生長可達4m~5m,有利於出大筍,長大竹;相反,土質差或雜灌叢生的環境,水肥條件差,鞭梢生長慢,易斷梢分岔,芽瘦根少,成竹弱小,材質低劣。

竹鞭垂直分布於土層5cm~50cm處,也有深達1m以上的,分布的深度與土質條件關係極大,竹鞭入土深度不同導致發筍成竹數量差異較大,以入土深度在30cm發筍最多。

1.2 楠竹筍的生長特性

立秋前後,楠竹竹鞭上一部分肥壯側芽開始萌動分化成筍芽,白露時萌動分化最旺,初冬筍體肥大,筍籜呈黃色,有絨毛,即為冬筍,冬季低溫時,竹筍進入休眠狀態;春分左右,當旬平均氣溫約為10℃時,竹筍繼續生長出土,成為春筍,清明時出土最盛,到立夏前結束。竹筍出土後以高生長為主,出土到新竹長成約需2個月。

一些不能發育成竹的筍,成為退筍。形成退筍的原因有營養不足、氣候異常(低溫、幹旱)和病蟲害等,由於母竹竹鞭和筍芽生長狀況引起退筍為主要因素。如果竹林荒蕪、環境惡劣、土壤板結、雜灌根株盤結,則母竹生長衰弱、養料不足,竹鞭生長不良或年齡過老、分布過深過淺,均不能充分供給筍芽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必然影響筍芽發育不良或被病蟲侵蝕出現退筍。

2 楠竹的適生環境

2.1 氣候環境

楠竹是多年生常綠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要求年平均氣溫為12.6℃~21℃,年降水量達到900mm~2 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不低於70%。在我國楠竹自然分布的範圍為北緯23°30′~32°20′,東經104°30′~122°,分布區北緣由於降雨量低且分布不均勻,蒸發量大,旱期長,冬季酷寒和強風襲擊;分布區南緣受冬季高溫和春暖氣候條件限製,兩區均不適宜楠竹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