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王淳風的後代與茅山的恩怨還和曆史上的一個大人物有關,那就是吳三桂!
明末清初,清軍在皇太極的率領下,大舉入關。崇禎十六年九月,清軍繞過寧遠,打下後所,前屯衛,中前所,前後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這樣吳三桂的寧遠,就成為了山海關外的一座孤城,這時候的寧遠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那時,時任遼東總兵的吳三桂已生反意。
到了第二年,崇禎十七年,明朝正陷於滅亡,更是吳三桂陷於大明、大清、大順的夾縫中,徘徊不定。
崇禎十七年初,大順軍直指京師,崇禎詔征天下兵勤王,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京城。吳三桂從寧遠入山海關,200裏路程,走了十一天。同時李自成派唐通帶四萬兩白銀前去招撫吳三桂,吳三桂不予回應。
等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於故宮厚德煤山上,吳三桂才到達豐潤一帶,猶豫觀望,停止不前。
李自成令諸將發書招吳三桂,命吳襄寫信勸子投降,另派人再帶四萬兩白銀犒賞吳軍官兵。吳三桂和眾將商議決定歸順大順。四月初五日,吳三桂大軍行到永平西沙,見到從京城逃出的家人,吳三桂大怒,考慮到自己和清軍結仇甚深,北歸很難,就決定到京城後再做辨別。接著就聽到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搶,拷搶淨盡,自己的愛妾陳圓圓更是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搶占,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發現不能投降李自成,便改變了投降李自成的初衷,轉投到大清皇太極的手下。
然而,此時的吳三桂並不放心清軍的誠意!前麵說過,吳三桂和清軍有著血海深仇,就算皇太極對自己很客氣,可是備不住下麵的官軍會對自己下黑手。那時,吳三桂深信鬼神之說,更是對逆天改命的茅山陣法深信不疑,就找到了當時的茅山教大師孫成真,想讓孫成真為自己開壇設法,逆天改命!好讓自己能在未來的大清朝裏獨具一方,稱的外姓王,永世世襲!
迫於吳三桂的淫威,也算的清軍入關稱霸中原乃是天意所為,不可更改。孫成真大師就答應了吳三桂的條件。可是,孫成真大師是誰啊!既已算的大清能入主中原,吳三桂會歸降大清,能夠稱的外姓王,更能算的吳三桂早晚必反,那時不免會生靈塗炭,禍及百姓。於是就占用了自己三十年的陽壽,為吳三桂設了一個逆天陣法為吳三桂逆天改命,但在動用這個陣法的同時又偷偷在茅山後山的茅山掌教清修洞中另設了一個撼龍壇,鎮住吳三桂的造反之心,有此撼龍壇,即使吳三桂造反大清,也會很快被鎮壓,不會危害世人!
這一切做完以後,吳三桂就降了大清,並很快如願坐上了鎮守西南的平西王的位置。但在幾十年以後,吳三桂果然反意再起,準備起兵造反大清康熙皇帝!
然而這一切和姓王的人有什麼關係呢?
當時,孫成真坐下有兩個弟子,都是道行高深的一代大師。大弟子就是王淳風的後代王天一,而二弟子就是奉家族使命前去學道的梁家後代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