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遺命(1 / 3)

按照輩分,老爺子還得稱呼成昆大師一聲師叔,玄英子更是得叫上一聲祖師爺。隻不過,那個玄英子現在不可能在考慮茅山教的那個遺命,隻能由忠心忠誠的成昆大師和老爺子需要考慮的事情,雖然富貴是茅山教的掌教,可是年輕的富貴根本還沒有來得及弄明白這個遺命,更是無從考慮這件事情。隻是,現在老爺子和富貴都在外蒙古,在這裏的隻有成昆大師、我還有三叔,看樣子這件事情隻能讓我們三個人解決了。

離開那個古墓,成昆大師的情緒很低,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好在成昆大師之前就告訴過我們到底下一步該怎麼辦,我們便踏上了前往茅山的路上。

“老先生,那個狗日的家夥說的什麼茅山教的遺命到底是什麼啊?怎麼您老人家還真聽那個張滿弓的話啊,我們這次上茅山幹什麼啊?難道還真聽了那個張滿弓的話按照他說的做啊?這不是您的風格啊,怎麼,您老人家不管不顧了?”路上,三叔一個勁的撓著自己的腦袋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可一世的成昆大師會怕了一個根本抖不過自己的張滿弓,軍人出身的三叔弄不明白就問出了口。

成昆大師終於緩過神來,大聲的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這一切還不都是因為我們茅山教以前出了一個暈暈乎乎的前輩啊!這個人叫洛有昌,就是我們茅山教剛剛創立教派不久的一個掌教,這個老人家不愛研究茅山的法術,反而專門研究蠱術,並且自己獨創了一種蠱術,厲害非常。這個人最早的降術從茅山術演變而來,是一個叫洛有昌的人發明的,這洛有昌曾經是當時茅山教的門人,後來因擅自以茅山術中的法術謀取私利或報複恩怨,被當時的茅山教掌教陸祥淩陸真人,打斷雙腿後逐出師門。洛有昌被逐出師門之後,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滿腹怨恨,續而又將這種怨恨轉嫁於所有人,幹脆放棄了對茅山術的鑽研,開始專心將茅山術的某些法術研易為害人之術,並廣納心術不正之徒,時至元初,洛有昌自立“降教”,降術之名由此得傳。元朝是一個對統治極度缺乏自信的王朝,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防止中原人造反,其中,降術便是元朝政府用以鎮壓反叛情緒的法術。相傳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曾經招納數百降師於各個州府,設“降台”百座,以“順風耳”之術聽竊民間怨語,被聽者均以周身潰爛而終,當時各地老百姓甚至到了談降色變的地步,民間歌謠《清陽曲》曾經寫到:“街亭無心言朝事,三更慘斃月露屋。”意思就是,白天無意中說了對朝廷不滿的話,晚上便會慘死在四處漏風的破房子裏。也正是因為得到了統治階級的支持,降術在元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一個降術運用的好的“降師”,每月可得銀俸三十五兩,這在當時是絕對的高收入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降術運用得如火純青,降術是一種逆天的法術,每施降一次,便折陽壽一次,大多數降師年不過四十便無疾而終,最終也導致了降術的失傳,到了明初,真正意義上的降師已經所剩無幾了,出於人為財死的心理,沒個萬把兩銀子輕易是不出手的,但即使已經到了降術的沒落年代,隨便一些入門級的降術,也足夠折磨死一個正常人。正因為中原地區戰亂連綿,再加上施降者會折陽壽,所以降術到了今天基本上失傳了,現在電影中偶爾會提到東南亞一些國家還有降師,毫無疑問,都是從我朝傳過去的,如今的降術在國內還有,但是已經很少見,據我所知,南僵一帶還存在,在南僵地區因為有山脈天然屏障,曆來戰亂都未能波及,所以一些法術能得以保存下來,在這些地方,你會體會到車在雲中行的感覺,一出事那將是屍骨無存。後來,這個洛有昌竟然將這個蠱術下到了我們茅山教曆代的寶物玉镟上麵。所謂玉镟,便是在整塊玉的側麵開一道很細的縫隙,然後用特殊工具研磨到玉的內部,並在不可視的條件下在玉的內部雕刻上一層薄薄的畫麵或字,然後用玉粉填回縫隙,最後用特殊材料封口,表麵上看,這還是一塊美玉,而側麵的縫隙,很可能就被忽視成了日久的泥漬。這種絕技始於春秋,相傳絕於唐末。

之前,我曾經查過茅山的有關記載,根據《茅山術誌》記載,我朝第一個玉镟出現在戰國,最初是作為一種工藝品的形式存在的,到漢末戰亂時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傳遞秘密情報的方式(並不是所有的玉镟都是用絕世美玉製成,大部分傳遞情報的玉屬於稀鬆平常的雜玉,古代人習慣往身上掛玉,就如同現代人帶手表一樣正常,在這種習俗的隱蔽下,大部分軍事情報借玉镟得以安全傳播,有的玉镟甚至能夠做在一枚銅錢大的雜玉中,指甲蓋大的地方甚至可以繪出一幅地圖,由於每次製作玉镟都屬於機密的軍事情報,所以一位“镟匠”被利用過一段時間後便會被秘密處死,後來一些掌握“镟技”的人被迫隱姓埋名,直至大唐盛世,這一絕技才又重現江湖,唐朝宮廷被這一銷聲匿跡已久的絕技所折服,便將這種絕技納為宮廷禦用,有了宮廷的優厚待遇,這些匠人們便開始僅將這種秘技傳於自家後代,且傳男不傳女,以避免外人搶自己的飯碗,這最終也導致了這門絕學的失傳。在“镟術”得到貴族追捧的唐朝,茅山教的高人曾經結合眾閣祖師發明的殄文發明了以玉镟為載體的“引魂法。我朝農村,常有小孩子容易丟魂這麼一說,有些孩子在沒經曆任何外界打擊的情況下,忽然失去知覺人事不省,但脈搏、呼吸都正常,此時家裏人便會認為孩子丟了魂,一般情況下請個巫婆神漢招魂即可治愈,但也有些孩子例如達官貴人的後嗣,由於體弱,經常性的丟魂,所以大人便給孩子佩戴琢有殄文的玉镟,以杜絕丟魂現象的發生,直至孩子長大成人。當然,能享受這種待遇的大多是朝廷顯貴,平常老百姓家弄不起那東西。這個洛有昌把蠱術下到這個玉镟上麵以後竟然在茅山教徒之中大肆的流傳起來,我們茅山教的每一個教徒都中了這個暈暈乎乎掌教的蠱術,誰知道這個羅成昌竟然還不懂得破解這個蠱術的辦法。我們茅山教隻能公開下了一個遺命,曆代弟子必須以破解這個蠱術有要任。這麼多年以來,除了除魔衛道,我們茅山教最大的使命就是找到破解這個茅山教蠱術的辦法。看來,那個張滿弓似乎知道這個蠱術的破解辦法,為了我們先祖的使命我也沒辦法啊,隻能暫時的委屈在張滿弓的條件之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