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精品選 文藝雜談 4.(2 / 3)

又,以上三種之界限,亦有相混合者。如尋常遞送之新聞,為移動廣告;存貯於公眾閱報處之新聞,為中性廣告;新聞社前所張掛之新聞,為定置廣告之類是也。

廣告為招徠顧客之良法。往往有同一商品,同一實價。善用廣告者昌,不善用廣告者亡,是固事實之不可掩者。雖廉其價,美其物,匪假力於廣告,必不可獲迅速之效果。反是,以廣告為主位,雖無特別之廉價,珍異之物品,然能誇大言於報紙,植繪板於通衢,晝則金鼓喧闐,夜則電光炫耀。及夫顧客偕來,叮嚀酬應,始啜以佳茗,繼贈以彩券。選擇不厭,退換不拒,其商業未有不繁昌者。

廣告之重要有如此。然廣告之方法,以何者為最適切歟?今大別之為三:曰貨幣廣告;曰郵票廣告;曰新聞雜誌廣告。

一、貨幣廣告

貨幣為一般人所通用。無論貴賤、男女、老幼,不用貨幣者,殆無其人。故貨幣之效力,可以普及全國,流通不歇,占廣告中第一位。今以一萬枚貨幣,與一萬張新聞紙比較,其效力如下:

貨幣之流通,以每一日移入一人手計之,有一萬枚貨幣,十日間可通過十萬人手,百日間可通過百萬人手。由是類推,遠逮數十百年,貨幣之流通,正無窮期。廣告之效力,亦日益擴大。新聞紙則不然。依西洋學者計算,每一張新聞紙,平均閱者八人,有一萬張新聞紙,計閱者八萬人。然新聞之流通,僅在當日,逮及翌朝,閱者殆稀。故謂,新聞紙一萬張,閱者僅八萬人,蔑不可也。較諸貨幣之流通,由一萬而十萬,而百萬,其效力之多寡,何可以道裏計!又,貨幣為人所寶貴,故遺失損壞者較少。若新聞紙,則一覽無餘,棄若敝屣。其壽命之延促,相去為何如邪!

昔有英國商人,於法國小銀貨上鐫印己名,散布各處,頗得良好之效果。然用廣告於貨幣,每為政府所禁,今無行之者。

二、郵票廣告

郵票流通之效力,雖遜於貨幣,然貨幣僅能流通於內國,郵票則凡萬國郵便聯合國界內,皆可流通、自由。貨幣廣告為內國的,郵票廣告為世界的。故業外國貿易者,用郵票廣告,效力尤著。但私人無製造郵票權,此不第吾國然也,世界各國靡不如是。

三、新聞雜誌廣告

新聞雜誌廣告,其效力雖劣於前二者,然簡便易於實行。其利有三:

甲、流通最廣廣告牌廣告,限於一定之位置。電車廣告,限於鐵道之範圍。手巾廣告,不入貴顯之堂。信劄廣告,不入家族之目。若新聞雜誌,則無論貴族平民、老幼男女,不限於階級,不界於遠近,靡不購讀傳觀。故新聞雜誌之廣告,確為實用廣告之上乘。

乙、費用最廉無論如何精妙之廣告,倘費用太昂,必虧及本利。若新聞雜誌廣告,較他種為廉。例如,發明信片廣告十萬張,需資千元,此外,尚有印刷費、發送費等。若新聞廣告以半版計,上海普通價值約二十元以內,其費用相差有如是。

丙、製造最速手巾廣告、板畫廣告等,製造需時甚久。今日商業世界,每競爭於分秒間。此種廣告,殆不適於活用。若新聞廣告,能於數小時內登出,故傳遞消息最捷。雜誌廣告所以次於新聞廣告者,亦在此。

以上所述廣告之方法,理論上首貨幣,郵票次之;以實行言,當推新聞雜誌。又新聞廣告尤為第一良法雲。

廣告之分類,於第三章已舉其略。茲更綜其要者,別為二十。詳論如下:

一、新聞雜誌;

二、傳單;

三、書籍目錄;

四、書籍附張;

五、營業招徠;

六、定價表;

七、畫、明信片、信封等;

八、時憲書、月份牌、日記簿、星期表等;

九、火車;

十、電車;

十一、廣告傘;

十二、廣告塔;

十三、板畫;

十四、音樂隊;

十五、舞台圍幕;

十六、山林;

十七、公園椅子;

十八、電柱;

十九、扇子、酒杯、食箸、火柴等;

二十、衣帽、手巾、包袱等。

一、新聞雜誌廣告

新聞雜誌,種類綦繁,性質各殊,讀者亦異。故登廣告者,當審其新聞雜誌之性質,與己所廣告者適合與否,乃可收良好之效果。以上海報界論之,如《新聞報》之於商界,《民立報》之於學界,《婦女時報》之於女界,《教育雜誌》之於教育界,僉有密切之關係。又征諸日本報界,如《時事新報》讀者多商人,《日日新聞》讀者多官吏,《讀賣新聞》讀者多文學家,《萬朝報》讀者多中學生,《都新聞》讀者多優人、藝伎。人類不同,需用之物品亦各異其趣。登紙煙廣告於兒童雜誌,鮮有不失敗者。二、傳單廣告

傳單廣告之效力,雖遜於新聞雜誌,然獨適用於內地商店。蓋內地與都市迥殊,營業規模至為狹隘。倘登廣告於新聞雜誌,雖名達都市,當地識者殆稀。若傳單廣告,最為適用。印費既廉,送遞亦易。良善之法,當無有逾於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