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初定關東(1 / 3)

我是阿鬥

第三部第十四章初定關東

ps:首先感謝灌籃巨人兄給我指出錯誤,我昨天寫在洛陽發現王粲。其實王粲死於217年。此時屍骨早朽。

汗,我被王粲的簡介忽悠了,那裏麵說魏國建立後,他被任命為侍中。。。。魏國建立,已是他死後兩年的事了(其實這個魏國,不是後來的魏國,而是曹操封魏王後的封地)。他應該因瘟疫死於217年,因為他愛聽驢叫,所以曹丕和前來吊唁的才子們還一起學了驢叫。我讀《世說新語》時看到此處,還專門批注過,此時竟忘了。

得,在我這裏借屍還魂了。再汗。

孔明:陛下,本朝劉伶醉死三年,酒醒而活轉;王粲葬後九年,逢漢而還陽。實乃幸事啊。。。

再ps:應起點編輯大大們之約,我寫了一個《阿鬥的聖誕節》,發在公眾版,以喜慶熱鬧為主,大家不防一看。

再再ps:關東,指函穀關以東地區,不是指現在的東北:)

以上不計字數。

--------------我是分隔線--------下麵才是正文------------

我經過華山的時候,四叔對著郭淮發起最後的猛攻。先生取得洛陽,將司馬懿逐到南陽之後,也開始對還在圍中的郭淮部進行夾攻。

郭淮雖然也是出色的將領,但趙雲龐德加孔明這樣的超豪華陣容來對付他,還真不是他能承受的起的。每日裏,砲石弩箭打得魏軍抬不起頭,城門被打壞,城牆段段開裂,魏軍的屍身狼籍,血流成河。其實早在洛陽大火那天夜裏,郭淮就發現了事情不妙,他當時膽顫心驚,隻想出城去救,卻知根本來不及。又想,諸葛亮多智,這或許又是季漢之計,故意在野地燒荒好騙自己出城,好在城外聚殲自己。可是時隔不久,消息傳來,洛陽城破,司馬懿六七萬精兵折損過半,勉強闖出重圍,逃到南陽,去彙合徐晃了。聽到這個消息,一向堅強的郭淮險些暈過去。司馬懿倒是走了,自己怎麼辦。函穀關是洛陽的西門,眼下院子都成了別人的了,這個門兒能如何?可是想走已經來不及了。不說趙雲龐德日日攻城,自己走得再快,也快不過趙雲和龐德的騎兵部隊,就算是走,自己又能走哪條路線呢?到處都被季漢占領了啊。正在猶豫,漢軍已把函穀關東西兩側全都堵上了。這函穀關就象人的嗓子眼兒,是細細一條穀道,兩側一堵,插翅難飛。函穀關號稱雄關,堅固之極,可若是對付一般的軍隊也就罷了,偏偏季漢這些年,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來那麼多的攻城武器,在它們麵前,這堅固的城牆簡直是不堪一擊,有如無物。攻至緊要處,季漢弄來巨大的幾十頭牛拉的投石車,能將數百斤重的巨石投到城牆上,一下下去,城牆坍塌一大片--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是準備送到洛陽的,可是沒送到洛陽就完了,他們就近送到這裏來了,可是自己哪裏吃得消?

季漢打一日,宣傳一日,讓函穀關投降,保證全關軍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否則的話,絕不放過一個人。郭淮拚了命,咬牙堅持,開始他還認為,就算季漢再強大,自己也該堅守不屈,保持氣節。可是當他城中人數下到一半時,他開始動搖了。而且這時季漢宣布,誰能把郭淮擒了,獻關投降,可以賞萬錢,封關內侯。這下子,郭淮覺得身邊每個人的目光都不對,他們偷偷看自己的眼神,就象是在看一座會動的金山。

終於,在十月初十那天,郭淮獻城歸降了。

我於十月二十五日抵達洛陽,此時關東平定,洛陽八關盡入季漢之手,曆時四個多月的洛陽大戰以季漢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乘曹睿初繼大位,曹魏內部不穩,而季漢早有準備,與東吳聯手,打了曹魏個措手不及,也算是盡雪前恥,為父親報了當年的大仇。

失了洛陽,曹魏舉國震動,曹睿發罪己詔,並要求司馬懿全力回奪洛陽,要曹真擊敗張飛部,進取洛陽,但是司馬懿此時正與陸遜交戰正酣,而曹真被張飛連敗數場,無法正麵其鋒,想要反擊,根本就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