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江南行(二)(1 / 3)

剝削階級當著還真的是舒服,完全貼合我享樂主義的本性,時間一長,還真是樂在其中了。

江南的山好水好人美,我很喜歡這樣的環境,唯一要忽略的是,某個神經錯亂的皇帝的種種示寵的表示。

嘉靖五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嘉靖皇帝下旨:端敬王妃一等隨侍丫鬟緋紅、綠萼行止有度,安和嫻雅,封為秩二品淑儀,欽此。

根據大漢宮律:淑儀,是宮中品級約第二等女官,唯列六尚官之下,位列眾女官之首,凡女官皆可節製,見嬪以下品級的嬪妃、婕妤、貴人、才人、美人等等,均可以不必行禮。

給我這端敬王妃的侍女授予宮中女官職位,嘉靖皇帝這是明擺著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大汗淋漓。假若我此刻仍在京城,不曉得還會不會讓綠萼她們在端敬王府另列尚宮一職?

嘉靖五年六月初九,嘉靖皇帝陛下親賜南京張宅禦筆親題匾額——端敬王府別院。一應規矩,按親王府規格行事。

掛匾那日,當時南京城那個熱鬧呀,在這裏我就不具體形象化了,大家請自行想象十一黃金周大都市步行街的情形。

嘉靖五年七月初一,嘉靖皇帝旨意:從即日起,江南一切進貢物什,須先行往端敬王府別院朝貢,待端敬王妃擇優後再行進京。

這是揀了幾個大事件,餘下的更別提京裏十天半個月的大小賞賜。

……

這個男人他瘋了,不可否認,這種大張旗鼓的愛情攻勢,在一個皇帝的演繹下,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打動人。

此情此景,我不知是該氣還是該笑。

當然,張府上上下下是極高興的。張管家現在不叫管家了,叫總管。據有材嬸說,她以前在南京城裏,也就是一個王府親戚下人的身份,現在出門在外,路上碰到隔壁誠郡王妃的馬車,誠郡王妃都請她先行,見了麵都尊稱一聲:“材嬸。”

我亦喜亦憂,恐有人渾水摸魚,故發話下去:張府上下以及張府名下的各種產業,不得以各種名義在南京城裏胡作非為、欺行霸市。否則一經查處,嚴懲不貸。

禁軍侍衛也在端敬王府別院住下了,嘉靖怕我有事,命他們24小時值勤。我看他們也不容易,定了一條製度。分二輪值日,十天一輪,不當值的上午操練,下午及晚間可休息或自行處置時間。每輪的1000人,分早、晚兩班,兩班倒。本來他們對我發布的條款極感興趣,然而想起君令如山,均有遲疑,我命周勃拿托盤供起那塊蟠龍玉佩,繞操場一周,眾人皆歡呼:吾皇萬歲,娘娘千歲。

當然,這些都不夠我頭疼,最頭疼的是:南京城裏的大小貴婦、命婦,都想趁機和正得寵的端敬王妃搞好關係,三天兩頭的上府請安示好。曆史又將重演。可惜現在沒有一個長公主可以搞怪,我命禁軍侍衛把好關,以端敬王妃身體欠佳,急須靜養等緣由,一概擋在門外。

既知道嘉靖打定主意要和我糾葛一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人自打出生以來從沒出過國門,不確定那些個半調子的英語能不能唬住中世紀的歐洲同胞。

所以……事已至此,不如好好的享受現在的生活,爭取讓自己盡量活得開心,或是說做到一定範圍內的隨心所欲。

曆史果然再度重演,想我堂堂端敬王妃,想出府透透氣,還得從偏門出府……最好還是晚上。

帶著緋紅、陳一和陳二幾人,興高采烈的直奔目的地,晉江穿越女必到之地煙花場所——十裏秦淮河畔。

想起前世網絡上的介紹,說秦淮風光帶地處南京城南,東起東水關淮清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直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跡和風景點,一千八百年以來,這裏始終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美稱“十裏珠簾”。

秦淮風光帶以內秦淮河為軸線,夫子廟為中心,具有明清風格、廟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商業、服務等多功能相結合的秦淮風光帶。1990年它被選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

在21世紀,我一直沒機緣來南京,倒是上海卻是一年三次的飛,對於傳說中的秦淮八豔之流,我神往已久。因為秦淮河一帶是大漢朝王公貴族的紙醉金迷之地,“畫船簫鼓,晝夜不絕”,在這短短的十裏河畔,曾上演過不少淒豔哀絕的風流韻事。

緋紅自從和我在京城外頭玩過幾次後,對男裝出行興趣極濃,每每剛說及要帶她出門,她便早早的收拾妥當,裝做青衣侍童,最可愛的是配合那幾次嬌俏幾分不羈,十分奪目。

綠萼每回都幫我打扮成一個式樣,一襲素衣方巾常服。我十分不愛那素衣衣裳,記得以前看亦舒文章,聽她言及男人著裝,她說男人穿白最矯情,一種幼稚的炫耀,成熟的男人多數已返璞歸真,不必靠一套白衣裳吸引注意力,這一點我十分認同。

21世紀的男人,我就不說了,古代的男人,也是最喜歡穿白色的,比方說:大附馬、柳無煙(這廝大半夜的也穿白衣顯擺,由此可見)比方說:那嘉靖四年的那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