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公主正在複蘇的“少女心”(1 / 3)

對於要選擇長公主做自己的後媽,方笑語有著多方的考量。

除了她地位不凡能鎮得住場子,除了她不能生育不會威脅到她和皓之的地位,除了她本來仁厚當不會介意錦衣的存在,除了她因為身有疾病對於得之不易的平凡會小心嗬護,除了她真的嫁入將軍府後可以讓將軍府與皇室有著一份牽連讓皇帝會對自家老爹多一分親近,還有一個原因也至關重要。

這位大承曾經尊貴的長公主殿下與周相的關係十分要好。

在她還未出嫁之時,甚至可以說在她很小很小的時候,周相就對她格外的疼愛。許是她很合周相的眼緣,每每她出現,周相就總是喜笑顏開。

周相在朝時是個有些兩麵的人。朝堂上古板嚴肅,難得見他有什麼積極向上的表情,總是眯著雙眼,似乎看透一切的淡然的站在人群的最前方,聽著別人侃侃而談,偶爾插上兩句話,也總是一針見血。

而私下裏,他卻是個比較慈祥的人。總是掛著溫和的微笑,隻要不涉及朝堂之事,就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脾氣也是溫和有禮,很少會被人厭惡。

整個大承,就算是先皇也是對周相頗為喜歡,兩人有時總是探討朝廷大事,甚至發生爭執,可先皇卻半分也不惱怒,甚至對其甚為欣喜。

長公主大約是唯一一個敢當著別人麵揪周相胡子的人。可周相卻一點也不生氣,對待長公主就像對待親生女兒般慈愛。

可別的公主就沒有這般待遇。

周相丟失嫡女一事,長公主自然也都知道。周相在周貴妃回歸相府之前,一直都對此耿耿於懷念念不忘,連人都顯得消瘦不少。

此事先皇勸過他,別的大臣也勸過他。可是那是他好不容易得來的掌上明珠,卻因他疏忽,因府上下人看管不力,因幕後之人心懷叵測,就這麼從他的身邊消失不見,這對於他的打擊無異是巨大的。

周相每每為此事而不樂,也隻有長公主的規勸能讓他露出笑顏,似乎透過長公主就能讓他看到自己的女兒一般,他在長公主的身上找到了一種能讓他稍顯心安的感覺。

方笑語隱下眼中那一抹陰沉之色。若是要讓葉西辭成為周相的外孫,長公主在其中的作用恐怕才是最大的。

長公主與駙馬出了事後,周相勃然大怒,甚至不顧身體有恙直入宮求皇上對駙馬治重罪。若非是長公主自己為駙馬求了情,恐怕就是周相也能讓駙馬好好喝上一壺。

長公主來到妙音庵帶發修行,除了皇上不死心一直派人前來勸說其還俗之外,周相在這事兒上也沒少下功夫。隻是長公主心事未斷傷口未愈,一直聽不進勸罷了。

如果能透過長公主來向周相傳遞周貴妃可能是假,安王妃才可能是他曾丟失的嫡女一事,就算不能立馬接受,就算會心存懷疑,但能夠在周相的心中留下疑惑,這已是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隻要在滴血認親時做些手腳便是。畢竟知道滴血認親不大靠譜之事的也隻是她這個輪回者,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人們對於滴血認親依舊心存著百萬份的信任。

方笑語並不怕周相去查。不如說她倒是希望周相去查。

她所推測的一切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可恐怕離真相也已經十分接近了。

出自別人口中的話就算真實度再高卻始終會讓人心存疑慮,而若是他自己查清的真像反而更加有說服力。

安王妃身上的一切疑點,周貴妃太過合時宜的出現,一切的事情身在局中之人反而容易忽略其中隱藏的疑點。可是若他得知了這些線索,再一一去清查每一個可能,會不會得出與她相同的推論呢?

方笑語有些期待。無論周相查出的線索最後指向什麼,此事對於周貴妃與葉書成的不利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方笑語見長公主有些動心,心中也是一喜。就怕她心如止水從此死了心再不對婚姻有所期待。隻要她還有一丁點想要好好過日子的願望,隻要她還有一絲絲想要做個尋常女人的期待,方笑語就有信心慢慢的促成她和自家老爹的姻緣,讓一切都變成她計劃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