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話音剛落,方笑語就感覺到了一眾的目光向自己瞥來。她不動聲色的端起酒杯,一臉平靜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可是心中卻尋思開了。
這樣的宮宴為何會請她一個女流來此,大概就是因為北燕的征伐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那場持續日久的大旱已經來臨,攜裹著來勢洶洶的惡意,徹底打亂了北燕戰爭的部署。
“昨日朕剛收到戰報,流沙國五十萬兵馬兵臨城下,北燕岌岌可危。幸得方劍璋方將軍良策,才得以短暫退敵。但一切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如今北燕受大旱影響,糧食幾乎顆粒無存。最嚴重者,莫過於水源枯竭。而城外河流溪水又被流沙國大軍包圍,甚至對方使用毒計,在井中下毒,北燕糧食水源支撐不了多久便要耗盡。朕雖已命人運送糧食水源至北燕,但遠水解不了近火,想要將流沙國徹底打垮,任重而道遠。”
皇帝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當初方笑語就與他提過會有大旱之事,他自然也放在了心上。所以,流沙國盡起刀兵之時,他在派出了方劍璋去北燕鎮敵的同時,也急運了大批的糧食和水至北燕。可是,這才過了多久,那戰報上傳來的消息卻是北燕戰士幾乎要到了彈盡糧絕之地。
這讓他驚怒萬分。
最重要的是,北燕的混亂比之想象的更加嚴重。方劍璋去了北燕後,顧不得車馬勞頓,立刻著手開始整治北燕秩序。可對方似乎是不想方劍璋能夠順利的將北燕統合,開始派出一股一股的兵力,騷擾周邊,又派大軍守住城門,竟是想要將人困死在城中一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北燕糧倉裏本就剩下的不是很多的糧食竟然被一把火焚燒殆盡,看守糧倉的卻偏偏是他親自派去的監軍。
此時北燕已是混亂不已,方劍璋想要整頓北燕,需要大費一番周折。可敵人就像是知道他的一舉一動般,每每到了關鍵之處,對方便派人襲擾,以至於錯過了許多整頓的機會。
如今糧食被燒,北燕就更是岌岌可危。若再如此下去,恐怕不用等敵人打進城來,他們自己就先拖垮了自己。
而此時方劍璋身為鎮遠大將軍,背負著整個北燕的生死存亡,卻在他坐鎮之時被人燒了糧食,這其中所要麵臨的壓力,又何止是一點點而已?
皇帝不是傻瓜,自然能看出糧食突然起火一事定然有所蹊蹺。可他遠在京城,不知北燕的具體情況,除了幹著急以外,他不知還能如何才能保證北燕之戰必然勝利。
皇帝將情況大致的說了一遍,果然幾乎是所有的大臣都一臉的愁眉苦臉。就連長公主也不由擔憂起了方劍璋的安危。
為將領者,打了勝仗那本是應該的,可一旦戰爭失敗了,無論曾經多麼的輝煌,多麼的勇武,這都將成為他們永生銘記的恥辱,除非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洗刷這恥辱。別無他法。
“令朕憂慮之事卻不止於此。流沙國此次出兵侵犯北燕本就不正常至極,朕懷疑其幕後有他國指使行事。而偏偏西北又來報,說是大周朝對西北也虎視眈眈,近來頻繁動作,恐其有詐……”皇帝故意頓了頓,暗中觀察著這些朝臣們的神情,隨即又道:“而朕今早才接到一道密報。大周於西北戰場上射箭一發,箭上係著一張紙條,西北八百裏加急將信紙送入宮中……”
皇帝手中突然便出現了一張有著亂七八糟折痕的信紙。很顯然,這亂糟糟的折痕就是皇帝看後氣憤而將之揉皺所致,後來又將其重新展開,才會有如今的模樣。
“敢問陛下,這信中可有說些什麼?”此時梅蒼雲開口詢問。他的問話幾乎是問出了群臣的心聲。
皇帝的臉卻又陰沉幾分,道:“信中提到,大周使者不日便到大承。屆時,將為他們的雲王求親,希望朕能將一公主嫁去大周,為雲往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