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風聲鶴唳,而朝堂的風向也開始慢慢的改變了。
丞相一黨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囂張氣焰,反倒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臉上清晰的寫著四個大字:生人勿近。
外頭傳言方笑語將流沙國入侵北燕,而鎮遠軍屢屢失敗的責任推給了孫雲還有幾個丞相安插在其他三位副將身邊的隊長,這已經是擺明了要將北燕之前失利的責任扣在丞相的頭上了,所以即便是丞相的派別之中,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知道丞相與方劍璋之間真相的人沉默以待,因為他們很簡單的就能想到,無論北燕之事是不是丞相的錯,方笑語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將丞相徹底的拖下水,為的就是給她爹方劍璋報仇。甚至於他們還懷疑方笑語的這種舉動會不會就是方劍璋在背後指使,隻是委托了方笑語出麵做這個惡人而已,而他自己則躲去了西北,於此,對他的名聲也不會有太大的打擊。
而不知真相者認為方劍璋以及他的鎮遠將軍府就是一群白眼狼,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丞相施以援手,他不僅不思報答,反而恩將仇報。縱容著方笑語害死了丞相之女梅素惜,打壓周子風,如今竟又陷害丞相背上叛國的罪名,這就是擺明了要置丞相於死地。
但無論外界如何傳言,於方笑語而言都不重要。此刻的方笑語正在等待葉西辭回家。
牢裏的香陽突然‘坦白’了一切,稱他有一次不小心偷聽堂主與道主的談話,得知教派背後是由丞相大人撐腰的,他不敢聲張,隻默默退去。但此時聽聞大承因為邪教將會有天罰降臨,又得知邪教之人事後會下十八層地獄。他親眼所見佛女引發神跡,親眼所見佛祖借方笑語之身降臨,親自被佛祖訓斥,親眼目睹驚雷炸響,他越想越怕,隨即決定回頭是岸。說白了就是爭取寬大處理。
於是,丞相梅蒼雲的罪名除了通敵叛國之外擾亂軍營之外,又加了條建立邪教企圖謀反。
這些罪名無論哪一條拿出來都是要命的死罪,雖然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可隻要百姓中流傳不休,傳到皇上的耳朵裏,那就是不信任的種子萌芽之時,哪怕此刻皇上不處置他,早晚有一日這些矛盾還是要爆發的。
丞相府裏這些日子愁雲慘淡,雖然對外界的傳言沒有任何的反應,可每一個人心頭都籠罩了一片陰雲。
梅蒼雲立於書桌前,手中執筆,輕蘸點墨,在透白的紙上寫下一個‘忍’字,隨即撕毀。
他的目光灼灼煞人,臉色陰沉,握筆的手青筋乍顯,手指還有些顫抖,足以見得他此刻並不如表麵顯得平靜。
梅蒼雲有著自己的擔心。
雖然從未想過要謀反,但他的手絕不幹淨。他利用幾十年光陰,親手製造著一起起冤案,促成了許多人的家破人亡,而後再親自現身救下他們,指點迷津,所以幾十年來,他的手眼遍布朝廷。
他無意謀反,也不想推翻葉家江山,可是他喜歡權力,享受這種高高在上俯視一切的滋味。他想要掌控朝堂,暗中扶持一股連皇帝都不得不忌憚的勢力,但是,他不打算將之現於人前,而是放在那陰影之下,若有朝一日他丞相府終究要遭帝王猜忌,此龐大的勢力也可讓帝王投鼠忌器。
所以他很怕皇帝要徹查他的一切,即便他已經做的難以察覺,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誰也不敢保證他會否大意的留下什麼蛛絲馬跡被皇帝查出端倪。
因為他很清楚,皇帝的身後還有著神龍衛這個神秘的組織存在。他們才是最最難以對付的。
梅蒼雲並不知道,早在方笑語重生之際,皇帝便已經在鎮遠將軍府中‘不小心’聽到了方笑語與方劍璋的對話。方笑語故布此局,就是為了讓皇帝知道梅蒼雲的真麵目。
曾經的皇帝很信任梅蒼雲,比起周相在朝堂中那令人忌憚的勢力,皇帝更加相信梅蒼雲對他的忠心。
但是,方笑語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還假冒了一次佛祖顯靈。皇帝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著人去查了,其結果叫人震驚。
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員,上至朝廷二三品大員,下至一個七品芝麻官家的師爺甚至府衙裏的捕頭,軍中的將官,大牢中的獄卒等等等等。皇帝竟是不知,這梅蒼雲梅丞相這些年來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了這麼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