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避難所(1 / 3)

送走了穆輕歌幾人,方笑語與葉西辭便離開酒樓,去糧行買了些糧食儲備起來,且還是大搖大擺的買來,當著京城許多人的麵兒送去的安王府。

此時,離著那場離奇的大災難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幾大佛寺、庵堂、道觀紛紛的展開了迎接京城百姓的準備。

糧食的儲備,還有修建一些簡易的臨時住所,幾大主持道長和師太們忙得不可開交。

真正的道觀寺廟大多都建在京城之外,大災難不波及城外,所以是避難的好去處。因為他們占地麵積較廣闊,在京城內有些不便,且將寺廟道觀置於大山之上會憑空增加一些神秘感,所以京城外幾座不遠的大山上幾乎都有這些宗教的影子。

唯獨庵堂,京城之中就有好多家。

這個世界,真正剃發出家的女子相對而言還是不多的。許多人被情所困,被家族所累,心累了倦了,想要逃避了,大多會選擇一個庵堂帶發修行。

可事實上,帶發修行並不算是真的遁入空門,因為這些人多有反複,隨時可能會還俗回歸塵世,就如同之前的長公主一樣。

她們不是真的看破紅塵,想要與青燈古佛常伴一生,而是將庵堂當做一個逃避之所,若事有轉機,那便還俗回家,若是沒有轉機,便在庵堂輾轉一生,自憐自艾。

師太們大多是真的心向佛的,三千煩惱絲斬盡,一生前緣盡棄,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女子信徒雖多,但若想同佛寺裏的排著隊出家的男子相比,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可是師太們也得生活,也需香油錢來維持庵堂的發展,於是不得不妥協,對於那些來庵堂避難的人,也就湊合著接受了。

而這種人多以世家小姐夫人居多。通常都是些壞了名聲的嫡出,亦或是被排擠陷害的庶出,再或是不得寵的夫人之類,尋常百姓家的女子,為了生活已是拚盡全力,哪有時間做那些糾纏不休的事?

前世大事件降臨那日,大多數身在京城的庵堂都遭了難,死傷雖不多,但因為這個事件的發生與起因實在是太匪夷所思,故而京城中也是人心惶惶,持續了足有幾年才漸漸平息下來。

其實說起來,之後的大事件的發生卻是叫人震撼無比,但真正的死傷人數相較這個事件本身的影響來說卻並不算多。但它給人造成的沉重陰影卻久久的揮之不去。

而大事件之中,整個京城大多數地方被波及,卻有幾個地方幸免於難。

一個是皇宮。皇帝的禦書房與上朝的朝堂,一個是地牢,裏頭的犯人全都安然無恙。還有幾個庵堂,裏頭幾乎都有高人坐鎮,幸免於難,還有一個斬將台,這裏原是專門斬殺反叛的武將之處。隻要是獲了罪的武將斬首,全都要在這斬將台上處斬。這斬將台死傷不少武將,怨氣衝天,每每經過此處,都覺寒氣外露,行人皆是行走匆匆,不願在此多停留一步。

而還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安王府。

前世的方笑語與安王府並沒有多少關係,所以倒也沒怎麼在意。但這件事知道還是知道的。

就連她的鎮遠將軍府都遭了災,當初的二皇子府也沒幸免於難,好在幾乎沒死多少人,所以造成的影響倒也不大。但是,安王府所在之地卻安然無恙。

前世那個時候,葉西辭都死八百年了,反倒是便宜了安王和李素青葉西乾葉詩蘭他們,在那次大災難之後,就有傳言說安王府那裏是個寶地,甚至有不少人都開始覬覦安王府這塊地盤,隻不過,那安王再不濟也是個王爺,也是皇帝的兄弟,沒有多少人敢造次罷了。

她還記得,當初許多人都傳言安王府的人有福,住在一塊寶地之上,大難不死必定福澤綿延,然後那李素青就冒出來說什麼是因為葉西辭這個掃把星不在了的緣故,所以上天才眷顧她們。那時候葉西辭都已經死了很久了,但李素青這個女人卻依舊不肯放過他,極盡的破壞葉西辭和簡安的名聲,將皇帝不允許安王將她扶正的怨氣全都撒在了葉西辭和簡安這兩個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