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館裏不多時已經坐滿了人,大多都是些貴人家的小姐公子,彼此多都相識,人多的時候就拚個桌子的情況都是常有的。
葉西辭很早便來占了座位,館主綾清還未現身,他就坐在那裏,點上一壺酒,自斟自飲起來。
今天的人異常的多,因為綾清對外放出了消息,若是有哪位公子或是小姐能夠為她譜出一首曲子,能入了她的眼,便能有請這位才子或才女入內間一敘,往後便能成為這翡翠館的坐上之賓,不僅吃用費用全免,還可隨時見到館主綾清,邀請綾清去各種詩文會友的場合,作為他的女伴。
這樣的條件可是叫不少人都心動不已。不僅僅是男子,即便是女子都動心不已。
男子看中的多是綾清的異域之美,且這種美在大周幾乎不怎麼重複。本就腹有詩書,再兼之琴曲相合,這樣的美人多有自己的氣質,能夠吸引附庸風雅之輩爭相搶奪。
而女子看中的,大多是綾清的身份。她雖是異域之人,可也是曲藝大家莫風華的弟子。
莫風華向來收徒嚴謹,若非是當真天賦卓絕,即便是高門貴戶,她也是不假辭色。
多少貴族小姐擠破了腦袋想成為她的弟子,可惜,一直以來,莫風華隻收了兩個徒弟,大弟子是個男子,再尋常不過的一個農家小子,可是對曲藝有著異常的天賦。哪怕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兒,他也能用此奏出美妙的樂音。
莫風華遇到他時,正聽他用路邊的野草吹奏她所譜寫的曲子。
作為曲藝大家,已經有不少名曲傳世。她的曲子,可謂是家喻戶曉。哪怕是農家子弟,也多是聽過幾首的,哪怕不是她親自演奏,可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裏賣曲兒的手藝人那裏,也偶爾聽得到。
而這農家小子便對曲藝有著狂熱的愛好,可惜不過是普通的農家人,也沒有進學的本錢,隻得自娛自樂。那****隨手拔下路邊一顆野草的葉子,放在嘴邊吹起了他隻偶爾聽過一次便記下了的曲子,偏巧也幸運的就遇上了寫這首曲子的人,於是,曲子的作者愛才心起,便收了他做弟子。哪想到,這小子也爭氣,短短不過兩年間,他就將莫風華所教授的東西一一融會貫通,還創出了自己的風格,讓他音公子的大名遠揚,不止是在大周,就是大承大裕那裏也經常能夠聽到音公子的大名。甚至於他還經常出去遊曆各國,尋求新的突破,可以說,他的才能,讓莫風華幾乎是笑眯了眼。
能夠教出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好學生,是每個老師的夙願。莫風華算是撿到了寶了。
而在音公子名滿大周之後的第三年,莫風華又收下了第二個弟子。便是綾清。
當初的綾清還算是異域之中一護不錯的人家,家中世代行商,足跡遍布五湖四海,與許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
不過,就如同商人之家慣有的狗血情節,銀子多了,是非也就多了,覬覦的人也就多了。於是,綾清的父親被親戚陷害,險些丟了諾大的家業不說,還差點得罪了貴人。
當時的莫風華正在異域遊曆,這是她的習慣。她不喜歡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為了能夠見識更多的風景,尋找更多的靈感,她經常去各國行走,大到城鎮,小到鄉間,甚至是名山大川森林湖泊,哪裏都不能阻止她的腳步。
而她遊曆異域之時,就遇見了狼狽的綾清。得知綾清的家中事後,她便出手幫了忙。
正好當時她被異域貴人請到府中演奏,且她的演奏十分得貴人喜愛,於是便有了些許交情。而遇到綾清時,綾清正在撫琴自哀,琴音中充滿了蕭瑟與絕望,也因此吸引了莫風華的駐足,這才幫她解決了家中事。
那之前,綾清就對樂曲一道十分喜愛,因著家中銀子不缺,倒也找過曲藝先生學過。隻是,普通的曲藝先生才能有限,她所能學到的不多。正好莫風華幫了她的忙,她又恰巧知道了莫風華是遠近聞名的曲藝大家,於是便請求莫風華收她為徒。莫風華也喜愛她的才能,從此後,她便改名綾清,離鄉背井,跟著莫風華來到大周,學習古琴的彈奏。
她幾乎已經在大周安定下來,最近有著想將家族舉家遷移至大周的打算。
異域實在是太小了,盡管家中有著生意,可是每年所賺的銀子還不如她在這裏開上一家翡翠館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