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地山精品選 短篇小說 14.(2 / 3)

麟趾到丫頭底臥房翻翻她底包袱,果然都是很窄小的,不合她穿。門邊掛著一把雨紙傘,她拿下來打開一看,已破了大半邊。在床底下有一根細繩子,不到一丈長,她搖搖頭歎了一聲,出來仍坐在窗下底貴妃床,兩眼凝視芭蕉。忽然拍起她底腿說:‘有了!”她立起來,正要出去,丫頭給她送了一套竹布衣服進來。

“奶奶,這套合適不合適?”

她打開一看,連說:“成,成。現在你可以到前頭幫他們搬東西,等七點鍾端飯來給我吃。”丫頭答應一聲,便離開她。她又到婢女屋裏,把兩竿張蚊帳的竹子取下捆起來;將衣物分做兩個小包結在竹子兩端,做成一根踏索用的均衡擔。她試一下,覺得稍微輕一點,便拿起一把小刀走到芭蕉底下,把兩棵有花蕾的砍下來。割下兩個重約兩斤的花蕾加在上頭。隨即換了衣服,穿著軟底鞋。扛著均衡擔飛跑上假山。沿著牆頭走,到石柱那邊。她不顧一切,兩手摣住均衡擔,踏上那根大鉛絲,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到電杆那頭,她忙把竹上底繩子解下來,圈成一個圓套子,套著自己底腰和杆子,像尺蠖一樣,一路拱下去。

下了土坡,急急向著人少的地方跑。拐了幾個彎,才稍微辨識一點

道路。她也不用問道,一個勁兒便跑到真武廟去。她想著教黃勝領她到廣州去找宜姑,把身邊帶著的珠寶分給他一兩件。不想真武廟底後殿已經空了,人也不曉得往那裏去了。天色已晚,鄰居底人都不理會是她回來,她不敢問。她躊躇著,不曉得要怎樣辦。在真武廟歇,又害怕;客棧不能住;船,晚上不開。一會郭家人發覺了,一定把各路口把住,終要被逮捕回去。到巡警報迷路罷,不成,若是巡警搜出身上底東西,倒惹出麻煩來。想來想去,還是趕出城,到城外藏一宿,再定行止。

她在道上,看見許多人在街上擠來擠去,很像要鬧亂子的光景。剛出城門,便聽見城裏一連發出砰磅的聲音。街上底人慌慌張張地亂跑,鋪店底門早已關好,一聽見槍聲,連門前底天燈都收拾起來。幸而麟趾出了城,不然,就被關在城裏頭。她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去躲一下,但找來找去,總找不著,不覺來到江邊。沿江除碼頭停泊著許多船以外,別的地方都很靜。在離碼頭不遠的地方,有一棵斜出江麵的大榕樹。那樹底氣根,根根都向著水麵伸下去。她又想起藏在樹上。在槍聲不歇的時候,已有許多人擠在碼頭那邊叫渡船。他們都是要到石龍去的。看他們底樣子都像是逃難的人,麟趾想著不如也跟著他們去,到石龍,再趕廣州車到廣州。看他們把價錢講妥了,她忙舉步,混在人們當中,也上了船。

亂了一陣,小渡船便離開碼頭。人都伏在艙底下,燈也不敢點。城中底槍聲教船後頭底大櫓和船頭雙槳輕鬆地搖掉。但從雉堞影射出來的火光,令人感到是地獄底一種現象。船走得越遠,照得越亮。到看不見紅光的時候,不曉得船在江上已經拐了幾個彎了。

石龍車站裏雖不都是避難的旅客,但已擁擠得不堪。站台上幾乎沒有一寸空地,都教行李和人占滿了。麟趾從她底座位起來,到站外去買些吃的東西,回來時,位已被別人占去。她站在一邊,正在吃東西,一個扒手偷偷摸摸地把她放在地下那個小包袱拿走。在她沒有發覺以前,後麵長凳上坐著的一個老和尚便趕過來,追著那賊說:“莫走,快把東西還給人。”他說著,一麵追出站外。麟趾見拿的是她底東西,也追出來。老和尚把包袱奪回來,交給她說:“大姑娘,以後小心一點,在道上小人多。”

麟趾把包袱接在手裏,眼淚幾乎要流出來。她心裏說若是丟了那包袱,她就永久失掉紀念她父親的東西了。再則,所有的珠寶也許都在裏頭。現出非常感激的樣子,她對那出家人說:“真不該勞動老師父。跑累了麼?我扶老師父進裏麵歇歇罷。”

老和尚雖然有點氣喘,卻仍然鎮定他說:“沒有什麼。姑娘請進罷。你像是逃難的人,是不是?你底包袱為什麼這樣濕呢?”

“可不是!這是被賊搶漏了的。昨晚上,我們在船上,快到天亮的時候,忽然岸上開槍,船便停了。我一聽見槍聲,知道是賊來了,趕快把兩個包袱扔在水裏。我每個包袱本來都結著一條長繩子。扔下以後,便把一頭暗地結在靠近舵邊一根支篷的柱子上頭。我坐在船尾,扔和結的時候都投人看見,因為客人都忙著藏各人底東西,天也還沒亮,看不清楚。我又怕被人知道我有那兩個包袱,萬一被賊搜出來,當我是財主,將我擄去,那不更吃虧麼?因此我又趕緊到篷艙裏人多的地方坐著。賊人上來,真凶!他們把客人底東西都搶走了。個個底身上也搜過一遍。僥幸沒被搜出的很少。我身邊還有一點首飾,也送給他們了。還有一個人不肯把東西交出,教他們打死了,推下水去。他們走後,我又

回到船後去,牽著那繩子,可隻剩下一個包袱,那一個恐怕是水衝掉了。”

“我每想著一次一次的革命,逃難的都是闊人。他們有香港、澳門、上海可去。逃不掉的,隻有小百姓。今日看見車站這麼些人,才覺得不然。所不同的,是小百姓不逃固然吃虧,逃也便宜不了。姑娘很聰明,想得到把包袱扔在水裏,真可佩服。”

麟趾隨在後頭回答說:“老師你過獎。方才把東西放下,就顯得我很笨;若不是老師父給追回來,可就不得了。老師父也是避難的麼?”

“我麼?出家人避什麼難?我從羅浮山下來,這次要到普陀山去朝山。”說時,回到他原來的坐位。但位已被人占了,他底包袱也沒有了。他底神色一點也不因為丟了東西更變一點,隻笑說:“我底包袱也沒了!”

心裏非常不安的麟趾從身邊拿出一包現銀,大約二十元左右,對他說:“老師父,我真感謝你,請你把這些銀子收下罷。”“不,謝謝,我身邊還有盤纏。我底包袱不過是幾卷殘經和一件破袈裟而已。你是出門人,多一元在身邊是一元底用處。”他一定不受,麟趾隻得收回。她說:“老師父底道行真好。請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