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地山精品選 文化論述 3.(1 / 3)

許地山精品選 文化論述 3.

觀音崇拜之由來

最受崇拜的菩薩,是觀音與彌勒,觀音崇拜完全是宗教性的,而彌勒帶些政治性,因為他是未來世的彌賽亞,自白蓮教至義和團,教友與團友都尊崇彌勒菩薩,現在專講觀音。

觀音是梵語“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的訛譯。“音”(婆婆羅)乃是“自在”(伊舍婆羅)之誤。自在在哲學上與信仰上,都指神、十、主而言。凡是求菩提的,無論其是否凡人,都可稱為自在。凡菩薩具足菩薩性者,即是菩薩摩訶薩。今日甘地受其同胞的尊敬,故有摩訶薩(大有情)甘地之稱。

從文法上講,觀自在應當解作以慈悲觀察的主,可以見到一切,救度眾生,他是世間的主,所以也稱為世自在,他並無人性,其受人崇拜之始,約在紀元前一世紀與後一世紀之間。

他也是將死者的神,當病人快死的時候,家人總將觀音像捧到他的床前,讓他可以安然去世。

淨土宗說觀音是阿彌陀的兒子,阿彌陀是日神。住在西方日落處,

觀音與阿彌陀之日性、見於《阿彌陀經》。從《妙法蓮花經》的“普門

品”裏。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大慈大悲。虔誠的人,天天念“普門品”(《觀音經》),在鳩摩羅什的《蓮花經》裏,觀音有三十三個化身,就各人等級高低而隨時現不同的身說法。

觀音崇拜源於印度教的神妃派(snktism)。梵,昆紐,濕縛是印度教的最勝三尊.濕縛的配偶最受普遍的信仰,她是毀滅與再造之神.隱為彌陀,為無量光,顯為觀音,為有限光。原來印度當一世紀時。神妃派大盛,每個神都有配偶,現在西洋人進入印度教的廟宇,看見了具有生殖器的神像,以為是非常猥褻的,其實,陰陽性器不過是生命的象征。

觀音亦是生命的賜予者;觀者送子,東西京大教授高楠順次即說:“歐洲騎士風氣與聖母崇拜,都是受著經小亞細亞而傳入的印度思想之影響而產生的。”聖方濟各沙勿略(st.Francis Xavier)將天主教傳人日本之後,日本的幕府,有一時期迫害過天主教徒。那時聖母崇拜者,假稱瑪利亞為子安觀音(即送子觀音)。

中同的觀音崇拜大約始於四世紀時,法顯(399 ——414)留學印度時,隻見一處大乘教徒.崇拜觀音,而玄類(629—一645)至印度時、看見許多的觀音像供奉著,大概朝拜佛跡聖地回來的人,不無助進觀音祟拜的貢獻。

補陀落迦即是觀音所住的聖地,在印度河口的赦罪(Pa-panasa

m)島上,每年不少善男信女,南來沐浴,希望聖地的泉水,能夠洗去他們的罪孽(浙江定海縣的普渡山,梵名亦為補陀落迦)。

在中國,不少關於觀音有興味的故事。南北朝時,年年刀兵,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惟有念《觀音經》,以求大悲之解救。同時,產生了不少關於神跡的故事;而觀音像的形式,也並不一致。我們知道.觀音的原始,是個陰性的神。不過無論說其是男神或是女神、總是一個

觀音;一個觀音有多數不同的化身。且說唐太宗為了故李的緣故,把老於當作祖先而重道教。僧法淋不以為然,他說皇室原屬鮮卑,本沒有漢姓。皇帝怒,定其死罪;限其用七天工夫,在牢監裏呼求觀音之名,且看他所信仰的菩薩來救他不救。第七日.他求見皇帝。皇帝問他是否天天求告菩薩,他說:“這七天內,我一心隻呼求陛下。因為陛下實在是觀音的化身,所以人民在這強盛而公平的大國裏必不致無辜受死。”於是皇帝發動慈心,免其死,將他放逐到嶺南去。佛教徒當這件事為神跡。喇嘛教徒公認西藏的達賴喇嘛,為觀音的化身。

中國與日本佛教藝術所表現的觀音,可以列舉出七種來:

(一)聖觀音(大慈觀音)。原始的最佛教化的觀音,左手拿著蓮花,右手放在胸部,是代表佛教的純淨和特殊性:

(二)馬頭觀音(師子無畏觀音)。他有馬的頭,—對伸出口外的長牙,和八隻臂,其中的兩隻,握著vaira和蓮花,他代表佛教進步與非常的能力。

(三)十一麵觀音(大光普照觀音)。有十一個麵孔,前麵的三個是慈善的,左麵的三個是忿怒的,右麵的三個是訓誨的,一個向上,是心平氣和,泰然自若的態度。又有四隻手,一隻拿著念珠,一隻拿著蓮花,一隻拿著水瓶,另—隻手手掌向外舉著。他顯示對人類的關切,四麵八方普照著。

(四)如意輪觀音(大梵深遠觀音)。普通都是二隻手臂的,少數也有六個手臂的。是在深思的樣子,頭有些向右轉,右手支腮,左手扶膝。如果有六隻手,則其餘四隻拿著希望石,輪子,念珠與蓮花。他滿足人類的需求。

(五)準提觀音(天人丈夫觀音)。一個三眼十八臂的女性,代表光明與智慧。

(六)千手觀音(大悲觀音)。麵上有三隻眼睛,身上四十或

三十八隻手臂、每個手心上有眼睛一隻。他拿著刀,劍,斧等物,是最

受尊重的菩薩之一。

(七)不空羂索觀音(與不空鉤觀音同體)。三麵,八臂,手裏拿著繩子。

在中國最受普遍崇拜的是聖觀音,白衣觀者,柳枝水瓶觀音。在印度,水瓶與柳枝是家家必用的東西。每天早晨,印度人折柳枝來刷牙,刷完就丟棄。牙刷印度人不喜歡用,厭它不潔。至於觀音的柳枝,是奇妙不過的,是普濟眾生的象征。

此外,還有魚籃觀音,送子觀音,與青頸觀音。關於魚籃觀音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海龍王的女兒,化了一條魚在水中遊玩,不留神.被漁翁捉獲。觀音見了,發動慈心,從座而降,將她買過來放生。從此這龍王的女兒,因感激觀音的思典而精修。

送子觀音,在日本叫做子安觀音,是生命的賜予者。婦女最祟拜她。有將她供奉在臥室裏的。

青頸觀音的來曆,也有一種說法。有個乳海,充滿了生命的奶。惡魔起惡意,想倒一碗極猛烈的毒藥下去。觀音為欲解救這苦難,親自將毒藥飲盡。毒發,頭頸就變藍了。

禮俗與民生

禮俗是合禮儀與風俗而言。禮是屬於宗教的及儀式的,俗是屬於習慣的及經濟的。風俗與禮儀乃國家民族底生活習慣所成,不過禮儀比較是強迫的,風俗比較是自由的。風俗底強迫不如道德律那麼屬於主觀的命令;也不如法律那樣有客觀的威脅,人可以遵從它,也可以違背它。風俗是基於習慣,而此習慣是於群己都有利,而且便於舉行和認識。我國古來有“風化”“風俗”“政俗”“禮俗”等名稱。風化是自上而下言;風俗是自一社團至一社團言;政俗是合法律與風俗言;禮俗是合道德與風俗言。被定為唐朝底書劉子風俗篇說,“風者氣也;俗者習也。土地水泉,氣有緩急,聲有高下,謂之風焉。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風有薄厚,俗有淳澆、明王之化,當稱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為之風焉。民習而行.亦為之俗焉。……”我國古說以禮俗是和地方環境有密切關係的,地方環境實際上就是經濟生活。所以風俗與民生有相因而成底關係。

人類和別的動物不同的地方,最顯然的是他有語言文字衣冠和禮

儀。禮儀是社會的產物,沒有社會也就沒有禮儀風俗。古代社會幾乎整個生活是禮儀風俗捆綁住,所謂禮儀三白,成儀三千,是指示人沒有—舉一動是不在禮儀與習俗裏頭。在風俗裏最易辨識底是禮儀。它是一種社會公認的行為,用來表示精神的與物質的生活底象征,行為底警告.和危機底克服。不被公認底習慣,便不是風俗,隻可算為人的或家族的特殊行為。

生活的象征。所謂生活底象征,意思是我們在生活上有種種力麵,如果要在很短的時間把它們都表現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不得已.就得用身體底動作表示出來。如此,有人說,中國人底“作揖”,是種地時候,拿鋤頭刨土底象征行為。古時兩個人相見,彼此底語言不一定相通,但要表示友誼時、使作彼此生活上共同的行為,意思是說,“你要我幫忙種地,我很喜歡效勞。”朋友本有互助底情分,所以這刨土底姿勢,便成表現友誼底“作揖”了。又如歐洲人“拉手或頓手”與中國底“把臂”有點相同,不過歐洲底文化是從遊牧氏族生活發展底,木像中國作揖是從農業文化發展底,拉手是象征趕羊入圈底互助行為。又如,中國底叩頭禮,原是表示奴隸對於主人底服從;歐洲底脫帽禮原是武士入到人家,把頭盔脫下,表示解除武裝,不傷官人的意思。這些都是生活底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