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狂奔的傳令兵一路從邊關向著吳國都城快馬加鞭的趕去,以期待在邊關被破之前,將來自前線的戰報傳遞到國都之內。
“駕!”
馬鞭在空氣之中揮舞著,從而與空氣摩擦發出刺耳的尖鳴聲。
在馬鞭的驅使之下,被傳令兵騎乘的戰馬飛速的疾馳著,從而爆發出驚人的速度。
在邊關交戰的時候,此時身在國都之中的吳浩卻是在吳國正殿之中身穿白衣,披麻戴孝的為吳國先主的逝世守靈。
在吳浩的帶領之下,一片寂靜肅穆的氣氛在靈堂之中彌漫著。
正殿之外,大批的禁軍衛士牢牢的封鎖著整個宮殿。
身穿白色鎧甲,頭頂白羽戰盔的禁軍衛士仿佛石柱一般,屹立不動。
此時能夠進入正殿之中的官員,都是屬於忠於吳浩的嫡係勢力首領,他們掌握著整個吳國將近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
而那些被摒棄在吳浩勢力之外的舊有勢力,此時卻是在麵臨著屠殺的降臨。
新舊之主交替期間,與新主意見不合者,統統都是被誅殺的目標。
吳國都城之中,大量的禁軍士兵在吳川的率領之下,快速的撲向那些與吳浩意見不合的舊有勢力,從而將其全族上下,盡數誅滅。
整個吳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鎮守邊疆的邊關勢力,隸屬於先主政策的舊有勢力,以及跟隨吳浩的新生勢力。
邊關勢力通常處於中立,它們一般不參合吳國的權利交割。
所以剩下的便是吳浩勢力和先主勢力之間的爭鋒,吳浩代表的是一個整體。
而現在這一個整體想要上位,需要的是將那些不屬於自己的勢力清楚掉,從而為吳浩勢力的上位騰出位置。
這其中的矛盾隻有一方後退才能夠短暫解決,但是政治從來都是趕盡殺絕的,誰也不想留個後患。
從而導致自己未來陷入困境之時,被自己的政敵落井下石。
所以一場血雨腥風時的屠殺,也就在吳國都城之內展開。
都城孫家大門之外,禁軍士兵一腳將大門踹開,強猛的力道將孫家的木製大門擊碎成無數碎屑,隨即大批身穿白色鎧甲的軍士湧入其中。
“你們在幹什麼?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嗎?膽敢闖進孫家,你們不怕掉腦袋嗎?”
在軍士湧入孫家之中的時候,一個麵色蒼白的中年人大聲怒吼道。
在中年人長久以來為官的氣勢之下,禁軍士兵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動作遲緩的一些。
此時在中年人庇護之下的,是整個孫家一百二十口的家族中人。
看著不斷衝進自己家中的禁軍士兵,孫家之人無不是戰戰兢兢的看著士兵手中的屠刀,心中發怵。
在中年人質問的時候,一道尖銳滲人的聲音在孫家之外響起:“孫家家主,孫濤私藏禁物,意圖謀反,奉少主之命,將其滿門誅殺!”
隨著外麵吳川的聲音響起,進入到孫家之中本來被中年人威勢震懾住的禁軍士兵。
宛如得到的心靈的支撐一般,緊握手中長刀,隨即向著孫家之人殺去。
一時之間,刀兵如肉的切割聲宛如屠宰場的殺豬刀一樣,幹脆利落的將一個個孫家之人的性命終結。
鮮血如同漂泊的大雨一般,染紅的禁軍士兵白色鎧甲,從而將其變成的血紅色。
許久之後,無比濃重的血腥味在空氣之中傳播著,一具具死屍被禁軍士兵拖走,從而留下一個被鮮血染紅的庭院。
看著被盡數誅滅的孫家,吳川打開手中的名單,在名單之上那被誅滅的一十三家吳國貴族之下,將孫家的名字用紅色毛筆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