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地位相當尊貴,手腕上戴的必然不是俗物,所以常嬤嬤確實有些受寵若驚了。
“嬤嬤不必客氣,收下便是,這也是本宮的一點心意,今日,幸好有嬤嬤護送,本宮感激不盡。”良妃笑意盈盈,似乎鐵了心要送東西給常嬤嬤。
見盛情難卻,常嬤嬤不好意思的收下,緩緩說道:“那老奴就多謝娘娘美意。”
慈寧宮“送她回去了?”太後緩緩問道。
“回太後娘娘,已經遵照娘娘吩咐護送良妃娘娘到瓊華殿。”
太後點了點頭:“恩,那她一路上有沒有和你說什麼?”
“回太後娘娘,良妃娘娘送了一個手鐲給老奴,說是感謝老奴送她回去”常嬤嬤不敢有隱瞞,把手鐲拿了出來遞給太後。太後接過手鐲看了一眼,笑道:“玉兒還真是舍得啊,大手筆呢,這個手鐲價值不菲。”
“老奴不敢收下,交給太後保管即是。”常嬤嬤小心翼翼的說道。
“哀家要這個東西做什麼,整個大琉的奇珍異寶哀家想要什麼沒有,既然是她送給你的,你收下便是,哀家心裏有數。”太後隨後又把手鐲遞給了常嬤嬤。
常嬤嬤心裏一喜,立刻謝恩道:“多謝太後娘娘。”
“哀家就覺得奇怪,好端端的,玉兒怎麼跑來了,哀家縱橫後宮幾十年,什麼沒見過,打溫情牌,想哄著哀家開心,好為她製造機會重新獲寵,嗬嗬,真以為哀家老了,什麼都看不出來了,還抄寫佛經,虛脫,這種把戲,哀家年輕的時候就不屑玩了。”太後的語氣句句帶著蔑視,與之前良妃在這裏的時候,裝出來的那種感動截然相反。
聽罷,常嬤嬤試探的問道:“那太後娘娘有何打算?要拆穿良妃娘娘虛偽的麵具麼?”
“誒,哀家怎麼會做那麼愚蠢的事,再說了,這個後宮中,大家不是都帶著麵具麼?各個都虛偽,何必要去拆穿她呢?以前玉兒唯唯諾諾,就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既然現在她想到了借助哀家之力,那哀家幫她一把也無妨,畢竟玉兒受寵,總比陳曦那個小狐狸精要好的多。”
“太後娘娘是決定要幫良妃娘娘了?”常嬤嬤一愣。
“若是以前的玉兒,一定不會有如此心計,可見再單純的人在這深宮裏待久了也會不擇手段……玉兒是哀家的侄女,總之不能讓玉兒敗下陣來,不然還不便宜死姓陳的。”太後若有所思。
“太後娘娘英明。”
“去,把這些金剛經拿走……。”太後望著那厚厚的金剛經,說道。
“這……。”常嬤嬤有些不解。
太後小聲在常嬤嬤耳邊輕語一陣,聽罷,常嬤嬤恭敬道:“是,老奴這就去。”
沈寂澤走在通往采蓮湖的小路上,朱公公跟在身上。
突然一個小太監手裏捧著一遝厚厚的紙,冒失的撞在了沈寂澤身上,一張字箋飄然落到地上。
沈寂澤向前走了幾步,彎下腰撿起來,一行行秀麗小字映入眼前,那正是良妃抄寫的金剛經。
“奴才該死,奴才冒犯了皇上,還請皇上責罰!”小太監大驚失色,慌慌張張的急忙跪下。
“起來吧,你是哪個宮裏的小太監?”
“回皇上,奴才是瓊華殿裏的。”小太監小心翼翼的回答。
沈寂澤有些不解:“瓊華殿的?不在那裏伺候良妃跑出來做什麼?”
“回皇上,良妃娘娘近來一直齋戒沐浴,為皇上祈福抄寫佛經,所以……所以一日隻吃一餐,連續幾日,導致有些虛弱……奴才想,娘娘這麼好的人,一定會誠心感動上蒼的。所以,奴才想將娘娘辛苦抄寫的金剛經掛在聽風閣,供後宮女眷一起為皇上祈福,為娘娘祈福……。”小太監說著竟然有些哽咽。
沈寂澤聽到良妃竟然如此虔誠的為自己祈福,臉上有些動容:“朱公公,擺駕瓊華殿!”
一聲高呼打破了瓊華殿的沉悶,整個殿的所有宮女太監紛紛下跪:“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玉兒呢?”走進外殿,沒看見良妃的身影,沈寂澤好奇的問道。
“回皇上的話,娘娘在內殿抄寫佛經。”一個小宮女怯怯的說道。
聽到她如此說,沈寂澤微微皺眉,信步進了內殿,果然,燈光下,良妃一身素色薄紗,坐在窗戶前認真的抄寫著佛經,氣色似乎也不是很好。
“玉兒?”沈寂澤輕聲喚道。
良妃抬起頭看見皇上,先是一喜,後立刻起身行禮:“臣妾給皇上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