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太後秘史(2 / 2)

畫麵中的女子何太後雖然不曾見過,可是卻又有幾分熟悉之感……可是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會是誰呢?

突然,眼前一亮,原來被先皇從民間帶回來的和太妃與畫中的女子有幾分相似,可是也僅僅隻有三分罷了……和太妃美則美矣,卻少了畫中人的靈氣……

畫裏的女子美而不妖,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嚐矜絕代色,複恃傾城姿……

何太後的身子猛然一頓,嗬嗬,“唯愛沐雪”……原來,這是一首藏頭詩……

原來畫中的女子名為“沐雪”……可是,沐雪,沐雪……為何聽著熟悉卻又陌生呢?腦海裏根本不記得先皇曾認識一個叫做“沐雪”的女子……

偷偷的找人將先皇的畫做了一個臨摹,何太後私底下派人去查這個叫做“沐雪”的女子……果然不負所望,當親信告知何太後畫中的女子竟然是南郡國的王後蘇沐雪的時候,聰明的何太後自然明白,怪不得先皇下江南時將和太妃帶了回來,並且執意要封為妃子,原來先皇想在和太妃身上找到那個女人的影子……可惜,隻有三分相似的和太妃也隻是一個可憐的替代品……

嗬嗬,但也正是憑著三分的相似,和太妃得到了先皇的眷顧,並且生下了兒子沈寂澤……幾年後由於當時何太後後宮獨秀卻還沒有孩子,又擔心有人會加害自己的兒子,所以無心後宮之爭的和太妃便私底下找到何太後,要將兒子過繼到何太後名下,並且當著先皇的麵表明態度,太子之位一定是何太後所出。

這樣一來,僅僅三歲的沈寂澤便成了何太後的“兒子”,所以如果沈寂澤出了什麼意外,那不容置疑的就會怪罪到何太後身上了……巧的是一年之後何太後便懷了沈錦修……

隨著三個皇子長大,漸漸成人,先皇的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可是卻遲遲沒有立太子……皇後所生的嫡子為太子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先皇在臨終時頒布的遺詔卻讓人大跌眼鏡……竟然是和太妃之子,沈寂澤……

這樣的結果,有人震驚有人憤怒,有人不解有人發愁……

震驚的人是沈寂澤……沈寂澤本無心於皇位,因為他的性子跟和太妃有些相似,就是雲淡風輕,無心朝野,所以這樣的結果讓他意外……

憤怒的人是沈錦修,因為作為先皇的嫡子,那個位置本該是自己的,當滿懷希望落空時,他便一腔憤恨,恨他的父皇,恨他的母後,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當他找到何太後表示不滿時,他的母後當時隻是一味的安慰他……所以此後,他發誓要奪回那個位置……

不解的人是沈鴻翼,按照常理皇位是沈錦修的,可是結果卻是比自己小幾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沈寂澤,他不能理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說皇位不屬於嫡子,那麼自己是不是應該也有機會呢?

發愁的人是沈寂澤的母親,和太妃……這個與世無爭的女人,隻是意外的被下江南的先皇看中便入宮為妃……一入宮門深四海,宮裏的生活不是她向往的,她還是喜歡從前那蓮葉泛舟的日子……千方百計的想讓兒子離著那個位置遠一些,可是依舊躲不過這場爭鬥……是天意弄人?還是人為……

這件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大概隻有已故的先皇和當時一直在先皇病床前上衣不解帶的何太後知道吧……

當時先皇雖纏綿於病榻,可是意識卻非常清醒……何太後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皇位,可先皇心裏的太子之位卻是沈寂澤……而當時何太後的弟弟有謀逆之心,並且證據確鑿,依罪來說,應當滿門抄斬……

先皇當時給了何太後兩個選擇,要不放棄太子之位,何家謀逆之罪輕則處理;要不就除了何太後,沈錦修之外,何家滿門抄斬……

陷於兩難的何太後很是糾結,眼看太子之位觸手可及,可是卻沒想到自己的弟弟背地裏竟然有謀逆之心……最終,何太後放棄了沈錦修的太子之位,保住了何家上下一百多口人的性命……

那麼多人的性命都在她的一念之間,她不得不慎重考慮,如果選擇皇位,那麼何家上下被處斬自然不必說,可是即使沈錦修登基之後,作為何家的一半身份,還會背著一世罵名……所以,放棄皇位實屬無奈,卻也不得已的做法……

先皇對於何家謀逆之事,確實給了何太後麵子,收回了何家大大小小的所有權利,何太後的父親何丞相卸任後回歸故裏,而何太後的弟弟也被發配到了邊疆……

雖然邊疆條件艱苦,可是隻要保住了性命,受點罪又算的了什麼呢……

她不隻是一個母親,她身上還背負了何家的榮辱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