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散文 3.(1 / 1)

六朝散文 3.

聲情並茂的西晉抒情散文

西晉時期,社會相對安定,人民生活逐漸繁榮,出現了號稱“天下安業”的太康時代,文學思想活躍,出現了較多的作家和作品。這時期的作品主要為駢文、辭賦、散文。

潘嶽和陸機是西晉時期最有名氣的散文家,他們的作品感情充沛,筆到意隨,顯示出較高的藝術技巧,他們又善於作賦,他們的賦文也十分有名。

潘嶽,字安仁,河南滎陽中牟人,容貌美麗,而且有才情,很小時就以才氣聞名,被人們稱為奇童,後來考中了秀才,曆任河陽令、懷縣令、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

潘嶽很擅長作詩、做文章,特別擅長寫抒情文,他以寫悼亡詩、哀誄文著稱。其詩文哀怨淒傷,詞語煽情。他的《悼亡詩》最負盛名,文章以《哀永逝文》、《馬汧督誄》、《楊荊州誄》等為代表。

潘嶽所寫的誄文極多,主觀感情色彩很重,往往在文中插入與被誄者交往的回憶和正麵抒發對逝者的深情,顯示出抒情的深切化和生

活化。他悼念馬汧督的《馬汧督誄》寫得悲傷而激憤,情辭激越,感人至深,為世人讚賞。馬汧是西晉時督守汧縣的官員,立有大功,後卻被人嫉恨,遭誣陷入獄,蒙冤含恨而亡。潘嶽特為之作誄,稱頌其功德,更為其冤死寄以滿腔悲憤。

這篇誄由序文和正文兩部分組成。序文以散文形式敘寫事情的來由和過程,正文則用韻文稱揚其智勇忠義,為其立功陷獄深表痛惜。

潘嶽悼念亡妻的《哀永逝文》將作者的喪妻之痛經由鋪墊、蘊藉而推向高潮,最後則借莊子的達觀思想作排解,以不勝悲傷而求解脫,從中可見作者的哀痛至極。作者寫情細致纏綿,尤其是描寫和抒發為妻子送葬時的哀痛之情,真是纏綿深摯,淒婉欲絕。

文章還借助山川景物的黯然失色來襯托自己心境悲痛絕望。運用視覺的恍惚變幻寫心靈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曲折低回,哀傷深切,感人至深,令人忍不住與之同悲。

陸機,字士衡,吳郡華亭人。祖父陸遜是東吳的大將,他的父親陸抗也是東吳的大將。陸機小的時候也十分有才氣,《晉書》記載:

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非禮不動。

14歲時,陸機就開始領兵帶將,後回到家鄉,閉門讀書10年,太康末時任太子洗馬、吳王郎中令、著作令、平原內史等職。

《晉書》記載,陸機所作詩、賦、文共300多篇,但是大部分已經遺失。陸機的詩賦辭藻華麗,講究藻飾和對仗;他的散文論析事理,鋪排誇張,頗有氣勢,是西晉最有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吊魏武帝文》、《辨亡論》、《五等諸侯論》等。

《吊魏武帝文》主要講作者有感於在洛陽見到曹操的遺令,發現這位蓋世英雄,臨終前指著小兒小女托付後事,叮囑妻子們自食其力,與平時的雄心壯誌形成鮮明的對照。

全文由序和賦兩部分組成,序敘寫簡潔,表達清晰;賦鋪陳感懷,聲情並茂,哀婉動人。序側重於敘述,賦側重於抒發,兩者相得益彰,既可獨立,又可合在一起。

賦文前半部分側重寫曹操一生的豪情壯舉,後半部分則寫他臨終前與他平生行為雄姿英發極不相稱的幾件事。作者著力鋪寫他的功績與誌向,抒發了對曹操未能完成自己事業的哀傷。文章寫事抒懷,情理兼在,既慷慨悲涼,又淒婉憂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辨亡論》為論說之文,分上、下兩篇。文章主旨總結東吳滅亡的教訓。上篇主要頌揚東吳國君孫權之所以能夠使國家興盛,是因為他善於用人。下篇則敘述陸家父祖的功業,並說明孫皓之所以滅亡,主要在於失去了民心。

在文章風格上,《辨亡論》結構大起大落,彼此之間起伏照應。以對比造成了行文的跌宕之勢,以誇張、排比增加了文章的雄強之氣,局麵開闊,議論鋒利,感情激越,文辭壯麗,語言整飾,有向駢偶之風發展的傾向。

除了潘嶽和陸機,西晉較有影響的散文作品還有劉琨的《答盧湛書》、魯褒的《錢神論》和張敏的《頭責子羽文》等,這些作品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