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說 1.
古代小說發展到唐朝,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被稱為“特絕之作”的傳奇小說,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在文壇上,並以其優美的藝術形式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為世人稱道。
唐代傳奇小說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簡稱唐傳奇。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誌怪和誌人小說,發展成了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
有學者稱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唐傳奇小說的發展曆程
唐傳奇小說的發展曆程大體可分3個階段。初、盛唐時期是唐傳奇
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誌怪小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時期。中唐時期是唐傳奇小說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是傳奇小說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作品質量也是最高的。晚唐是唐傳奇小說的衰落時期,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初唐至盛唐時期,唐傳奇小說基本沿襲了六朝誌怪小說的遺風,內容多
以描寫神怪故事為主,在描寫神話故事時又穿插了人世間的事。
雖然描寫還比較粗糙,但是已經注意到形象的描繪與結構的完整,敘述故事發展過程比較詳細具體,篇幅有所增加,已經向有意識創作靠近。
唐傳奇小說中最早的《古鏡記》,相傳為隋末唐初人王度所作,它以古鏡為線索,把10多個怪異故事連綴起來組成長篇,敘述較為細致,比六朝誌怪小說有很大的進步。
《補江總白猿傳》一般也被推測為屬於這時期的作品。內容屬誌怪一類,情節較曲折,描繪也較具體生動。它避免了平鋪直敘、流水賬式的簡單記述手法,而是繞著中心情節,展開矛盾衝突。
《補江總白猿傳》是用簡潔優美的古文寫成的,敘事較為生動形象,雖然在還沒有擺脫六朝誌怪小說的怪異的色彩,但在一些藝術表現手法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張鷟撰寫成傳奇小說《遊仙窟》。《遊仙窟》的最大特點是基本采用一種韻散相間的形式,在簡單的故事情節中,穿插著大量的詩歌駢語,並以此作為全篇的主體,這對後來的傳奇小說通過賦詩言誌來交流人物感情的寫法,起到了啟示的作用。
《遊仙窟》基本上擺脫了誌怪小說的神怪氣息,開始著眼於人世間的生活的描寫。
這一時期,還有張說的傳奇小說《綠衣使者傳》也著眼於市民生活,著重表現人情世態。這表明,這時期的傳奇小說開始向新的領域擴展了。
進入唐代中期,傳奇小說迎來了空前繁榮的時代,這一時期,湧現了大量的傳奇作家和作品,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產生在這一時期。
這時期多數作品內容從前期的以誌怪為主轉為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即使有一些涉及神怪的篇章,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而且反映的生活麵較廣。作品想象豐富,構思精巧,情節曲折動人,注重人
物形象的描摹和刻畫,生活氣息濃鬱。
這時期的傳奇小說作品,大致可分為神怪﹑愛情﹑曆史﹑俠義等類別。其中有些作品內容交叉。神怪類講的是神仙鬼怪一類故事。題材雖沿襲六朝誌怪小說的傳統,但內容﹑形式都具有新的特色。
小說家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 太守傳》等作品,分別寫盧生﹑淳於棼於夢中位極宰相,權勢顯赫,夢醒後猛然覺悟,皈依宗教的故事,表現了人世榮華富貴如夢境空虛,不足憑恃的意味。
這兩篇作品受南朝誌怪小說《幽明錄》中《焦湖廟祝》的影響,但是《焦湖廟祝》全文僅百餘字,敘述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