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紀事 4.(1 / 2)

編年紀事 4.

專題紀事本末體—聖武記

在清乾隆年間的1794年4月23日,在當時的湖南邵陽縣金潭,也就是現在的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出生了一個聰穎異常男孩,這個男孩就是魏源。

魏源出生於詩書世家,祖父有學問但隱居不仕,父親也是個讀書人。魏源從小聰慧,但沉默寡言,常常整日獨坐。

魏源的祖父看著孫兒的相貌,曾經這樣說道:“這孩子性情相貌都不平常,不要把他當作一般孩子來養育。”

魏源從小就很少嬉笑打鬧,也不愛多言,老是單獨一人靜悄悄地坐在一邊。到了讀書識字的年齡後,他就經常把自己關在書樓上刻苦攻讀。由於他平時很少下樓來玩耍,所以連自己家裏喂的狗都認不得他這個小主人。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魏源在書樓上讀著讀著,突然興致大發,獨自下樓,準備去住房後麵的潭灣裏欣賞“潭灣夜月”的美景。哪想到他剛走下樓梯,幾隻看家狗便一齊撲了過來,圍住他狂吠亂叫,把小魏源嚇得大氣都不敢

出。幸好家人迅速跑來解圍,他才沒被自己家裏的狗咬傷。

魏源七八歲時,進入書塾學習。他讀書非常用功,對好書愛不釋手,常常伴燈苦讀到天明。母親怕他熬壞了身體,常常催他早點睡覺,有時硬是吹滅燈逼他去睡。但等到母親睡後,他又悄悄起來,點上燈,用被子遮住光讀起來。小小的魏源就是這樣勤奮地讀書。

魏源在9歲那年,去參加縣裏的童子試,並且在考試中一鳴驚人。在去參加童子試前,老師見他年紀尚小,很不放心,就考他對對子,老師出上聯“閑看門中月”,這是拆字聯,門中月合起來是“閑”字。魏源抬頭一看牆上正好掛著一幅“春耕圖”。他當即對出下聯“思耕心上田”。老師激動地說:“好,對得好!”

考試的日子到了,堂上幾十名兒童熙熙攘攘,縣令忽然發現群童中有一個孩子眉清目秀,舉止瀟灑,十分可愛,於是特地召他上來一試,這個孩子就是魏源。

縣令麵前放一隻茶杯,茶杯上畫著太極圖,他當即出句說:“杯中含太極。”魏源臨來之前母親給他烙了兩張大餅揣在懷中,此時,他一摸胸口,有了!從容對答說:“腹內孕乾坤。”

眾人聽後大為驚異,縣令也覺奇怪,忙問:“何謂乾坤?”魏源

對答:“天地謂乾坤,我懷中的兩張餅正像乾坤,我吃了它,就要考慮天地間大事了!”

大家聽了,一致稱讚這小家夥有奇才。從此,魏源也就揚名鄉裏了。

關於魏源小的時候還有個傳說。傳說魏源小時候是很笨的,天天隻知貪玩,父親想著這樣下去不行,得去找個先生來教他。於是父親找來了先生,並與先生約定,隻要魏源能認識一個字,就給先生一擔穀,先生想這還不容易。

第一天,先生教魏源認“一”字,並且說不管是橫寫豎寫都念“一”字,魏源說“我記住了”。於是先生去給魏老太爺報喜,當然也是想老太爺兌現承諾,把一擔穀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