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現代版愛迪生(1 / 2)

網吧大廳裏人滿為患,放了暑假的學生和青少年都聚在這裏,抽煙、玩遊戲、上網、聊。大廳的一邊有幾個點的房間,裏麵的人也比較少一些。

王一龍走到吧台,問網管:“有沒有安靜點、人比較少的房間?”

網管頭也沒抬,用手指了指牆角:“那個房間裏還有一個空位,但是房間比較,也沒空調,夏比較熱。”

王一龍點點頭,了聲:“沒關係,就要那個。”

交了預付款,王一龍穿過大廳,走進那個房間。

房間裏隻有兩台電腦,裏麵已經坐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

王一龍剛一進門,那個少年就抬起頭直視著王一龍,看得王一龍有點不自然,但王一龍能感覺得到,這個少年的目光非常淩厲,仿佛要把王一龍的五髒六腑都看穿似的。

這個少年絕不是等閑之輩,王一龍憑直覺下了結論。

但王一龍這時顧不上其它,很快打開電腦,簡單操作了幾遍,王一龍就學會了如何在網頁上查找信息。很快,王一龍登錄了網頁,開始查找各種關於機械製造和自動化控製的教程。網上果然是應有盡有,幾乎全人類的知識儲存在網上都可以找到。王一龍就像是一個饑餓的狼捕捉到了一隻長得很肥的綿羊,他貪婪的汲取著網絡裏的一切信息和資料,把它們一絲不落的吸收到自己的大腦裏,變成自己知識結構的一部分。

五個時後,吸收了大量知識的王一龍,腦海中開始一一展現出機械製造和自動化控製的各種最精巧的設計。興奮之餘,王一龍站起身,離開網吧,回到了四合院。

王一龍衝進房間,以最快的度找到紙和筆,再次伏在桌上開始作圖,一一夜之後,王一龍拿起一撂紙,再次自言自語到:“終於又完成了。”

然後,王一龍出門找了一輛型工具車,把製餐機又拉回了那個金屬設備製造廠。

這一次,王一龍讓設備負責人調集了廠裏所有的技術人員,自己則擔任了技術總監的職位。然後,王一龍給所有的技術人員開了一個會,會上詳細解釋了他的設計圖紙的種種細節。

散會之後,王一龍帶著十多個技術員開始他的“電腦自動製餐機”的第二次設計製造。

第二,這家金屬設備廠的最大的車間裏誕生了第二台製餐機,比起第一台製餐機,第二台製餐機明顯要了一圈,看上去跟一個電冰箱基本一樣了。同時,它的外觀也要比第一台製餐機顯得更整潔光滑一些,看上去更先進,背後的顯示屏雖然尺寸更一些,但分辨率更高,圖像顯示更細膩清晰。而最大的區別,就是正麵多了幾個可樂罐,一共數下來,有六個可樂罐,可樂罐底麵都各不相同。有的布滿了細孔,有的是一個大空洞,有的是尖錐形,有的罐內呈螺旋紋,在這些明光閃閃、金屬鋼製的可樂罐上麵,寫著一排字,分別是豆腐腦、水煎包、炸醬麵、蓋澆飯、百寶粥、千層餅,正是飄香穀得以揚名縣城的六個主打招牌飯菜。

王一龍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傑作。

王一龍把製餐機搬到設備廠的院子裏,然後叫來參與製餐機設計和製造的設備廠的所有員工。

設備廠的工人們跟王一龍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早就為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孩子身上所具有的驚人的才華和智慧所折服,這時,一個一個都稀罕地看著這個年輕的飯館老板的最新明,臉上全都是崇拜的表情。

“廠裏有食堂嗎?”王一龍問到。

“有的,就在東南角。”一個工人指著不遠處到。

王一龍拿出一張紙,在上麵寫下幾行文字,然後對話的工人到:“找幾個人,去食堂幫我把這些原料拿來。”

幾個工人拿著紙去往食堂,不到一分鍾,就抬著幾個大袋子回來。

王一龍打開袋子,從裏麵拿出各種主食和配料,一陣忙活,將主食配料按次序和分類放進製餐機裏,然後在顯示屏上按了幾下,大約過了五分鍾,王一龍按下第一個金屬可樂罐旁邊的按鈕,可樂罐裏立刻湧出了豆腐腦,王一龍接了一碗豆腐腦,親口嚐了嚐,眉頭一皺,沒錯,是豆腐腦,可是味道一點也不好。

王一龍依次按下可樂罐旁邊的按鈕,一碗一碗接了水煎包、蓋澆飯、炸醬麵、百寶粥、千層餅,一個一個細細的品嚐了一番,王一龍的眉頭也皺的越來越緊。

現在有一個大問題,製餐機做出的飯,熟是熟了,可是味道不好,別與程雪菲的飯菜相比,就連路邊擺攤賣的那種味道一般的飯菜,也比製餐機做出的飯要好吃。

王一龍皺著眉頭開始回想製餐機設計和製造的每一個環節,電路係統、進料分係統、控製係統、機械傳動係統、自動化係統等等等等,猛然,王一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製餐機從設計到製造,一直是按照自己做飯做菜的標準來進行的,所有主料和配料的添加量,都是以自己為標準的,也就是,這台製餐機,代表的是王一龍本人的做飯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