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驚人的數字
在當今社會中,高品質的現代生活給我們增加了不少樂趣,但由此也帶來了很多負麵影響,我們的生活中有了越來越多的不安全因素。火災與爆炸、交通事故、建築物倒塌、環境公害、流行病、中毒、觸電等人為事故和災害呈上升趨勢,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日益複雜,增加了做好青少年安全的難度。此外,自然災害和犯罪等都時刻危害著中小學生的人身安全。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僅2004年,中小學生因自然災害、觸電、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大概有40人,也可以說,我國每天都會有接近於一個班的中小學生因多種原因死去。
據資料顯示,在家庭中,有將近一半的青少年有過摔傷經曆,30%的青少年有過燙傷和燒傷的經曆,有20%的青少年有過觸電的經曆,還有的青少年有被貓狗等動物弄傷的經曆。
從以上這些數字,已充分說明了我國中小學生的安全問題正麵臨著嚴峻的考驗。提高我們生存環境的安全係數,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做好學生安全工作,是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二、對中小學生安全構成威脅的主要因素
導致中小學生意外傷害的原因很多,而這些原因往往又交織在一起,使問題變得比較複雜。經過粗略地分析,主要有下麵幾點:
1.中小學生由於缺乏足夠的知識所導致的傷害。比如,對電、煤氣等認識不足從而導致的觸電和煤氣中毒現象;還有在各種自然災害中,因為沒有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比如遇到火災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未成年人所受到的傷害令人痛惜,這是因為中小學生所處的心理和生理狀況所決定的。
2.社會原因所導致的傷害。比如,交通運輸的日益發達,中小學生在車禍中的傷亡數字不斷上升;信息網絡迅速普及,網絡文化中的黃色遊戲對中青少年身心的傷害已日顯突出,這也進一步強調了社會對中小學生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3.犯罪在青少年中呈上升趨勢。在這一方麵,除了校園打架鬥毆以外,網絡犯罪、吸毒等新型犯罪,也在許多青少年中蔓延。目前,有些中小學生也逐漸成為吸毒、“黑客”等犯罪的主角。無論是作為犯罪的實施者還是被侵犯者,中小學生都深受其害。
4.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在悄悄地威脅著中小學生的安全。
2003年,河北省三鹿奶粉事件,致使全國幾千名嬰幼兒深受其害。這主要是不法商為了蠅頭小利,在鮮奶中摻入了三聚氰胺有害物質導致的。同時,社會上的其他不良風氣會以種種善意的誘惑伺機傷害青少年。對此,全社會應該保持高度警覺。
三、加強安全教育,避免傷害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加強青少年的安全防範意識,既是對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負責,也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然而,這些工作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學校安全工作麵臨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這個問題上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主要從以下兩方麵開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