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警惕,保護自我
1.各類犯罪的特點以及自救辦法
1.1校園搶劫
中小學生所遭遇的搶劫有許多都發生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罪犯一般都是一些社會上的一些閑散人員,也有的是在校的不良學生,他們拉幫結派、內外勾結,常常在上學的路上攔截中小學生,把他們身上帶的錢和物品搜去,並對他們進行威脅、恐嚇,要求他們利用偷或者騙的方法從家裏弄錢。這種犯罪活動一般是非常隱蔽的,學生因為膽小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所以,隻能屈從於犯罪分子的淫威。這樣的犯罪活動還會使中小學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驚慌失措,要頭腦冷靜。隻要有可能就要大聲呼救,或故意高聲與犯罪分子說話,引起周圍行人的注意。犯罪分子作案後急於逃跑,利用這種心理,應大聲呼叫,並追趕作案人,但要注意與犯罪分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充分發動周圍的群眾、師生進行堵截、追捕、迫使犯罪分子放棄所搶的物品。同學們一定要牢牢記住,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威脅你,你都要把這件事告訴家長、老師或警察,因為在這個社會上,隻有他們才能夠保護你。
1.2警惕上當受騙被拐賣
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隱藏真相的方法,騙取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片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容易上當受騙。
很多騙局光怪陸離,無奇不有,往往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具有很強的欺騙性。
1.2.1高考作弊器騙局。1996年暮春,遼寧、黑龍江等省有958名學生,先後收到了一封極具誘惑力的廣告信。信上說:“從海外帶進一批高科技考場作弊工具。”每隻“高考作弊器,僅售216元”。一時間,天南地北的谘詢電話和信函、紛紛彙集出售“高考作弊器”的地方。其實,廣告信中所推銷的“高考作弊器”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海市蜃樓”,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誘人騙局。
1.2.2某重點大學女研究生被拐騙案。被騙女研究生小月長得很漂亮,寒假期間,到鄭州查找資料。在火車站對麵旅館休息,與一位姑娘同住一室,姑娘甜言蜜語使研究生妨無戒備。於是自稱李敏的姑娘掏出了一塊銀元,說“到山東鄆城跟我跑一趟,搜蹼貨,弄點銀元隻半天時間,就能賺幾百元,回來分給你”。返回鄭州,她便跟著幾個小夥子,乘坐早已停靠在路邊的三輪車去取“貨”了,沒想到這一去卻落入了他們的陷阱。
1.2.3丟包騙局。這是最常見的詐騙形式。一些地痞無賴、遊手好閑之徒,看到有人單獨在行人稀少的馬路上行走時,他們中的一個人就會匆匆忙忙趕過路上行人,假裝丟下錢包,另一個人則與行路人一起發現,然後利用其貪小便宜的心理,將其引至偏僻處,以平分揀到的錢包為誘餌騙取錢財。丟包人“發現”錢包丟了,於是回過頭來找,行路人隻好交出錢包。這時,丟包人打開錢包,假裝數一數錢包的錢,然後說裏麵的錢少了,要行路人拿出來。因為路人根本沒有拿包內的錢,於是雙方爭辯起來,這時其他同夥一哄而上,強行搜身,甚至拳腳相加,直到將行路人身上的全部錢物拿走,才罷休。
1.3遇到綁架該如何做
犯罪分子在實施綁架時,就跟與拐騙婦女兒童的手法基本一樣,一開始先利用哄騙,先把你騙到無人處,他們才會露出猙獰的麵目。
一旦發現受騙,首先要鎮靜,別慌神,要趕快想辦法及時掌握對方的犯罪證據,迅速報案,但要防止打草蛇。
1.3.1罪犯一般做賊心虛,在他們剛剛開始施行綁架時,被綁者一定有很多逃脫的機會。被綁者要充分利用附近的村莊、居民點、人來人往的道路等有利條件,或是在遇到巡警和路人時,可以趁歹徒緊張或不留意的時候,及時大聲呼救,以此引來眾人。比如猛然用頭或腳碰、踹車廂或高聲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