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拆卸大隊廢寢忘食忙碌的時候,林海讓手下焊製了一間很大的房子來給這幫老人來放置試驗器材,這幫老人下班後沒事就開始修理這些拆回來的器材,按照自己的想法讓這些器材重新開始工作,或者提取零件改造成別的試驗儀器。有的為了多弄點設備還親自來拆卸,並對這些拆卸隊員現場培訓如何拆卸這些設備,現場授課。這些破損和毀壞的戰機坦克,每隔幾天都來了一批,源源不斷和浩浩蕩蕩的架勢。看毀壞的樣子就知道裏麵的駕駛員,肯定是活不了!這些毀壞的戰機和坦克,都成了駕駛員最後的墳墓,很多戰機和坦克的殘骸裏麵還有許多沒有血液的殘肢斷臂,這是保護罩破裂後真空快速揮發血液後,就剩下這些木乃伊一樣的殘肢斷臂。尉遲楓讓大家將這些烈士的遺體收拾起來,攏成一堆再送到煉鋼爐去焚毀。
看來小日本也是準備充分,都是新式武器的交鋒。這天兩用戰鬥機裏還有死者的屍體,沒有替烈士收屍,看來是忙的來不及了!尉遲楓和拆卸大隊的人無心安葬這些烈士,隻要再次集中起來往煉鋼爐裏送。為了能拆卸到更多的東西,林海還聯絡了其他的車間,他們一聽是這個要求,滿嘴就答應了!那裏的工人一樣都是收到這樣的破爛,他們巴不得林海把這些破爛都拉過來,省得自己麻煩。這段時間地下的警戒明顯的減弱,守在車間的那些士兵都撤走了。他們帶著幹糧到其他的車間去拆,每天都是滿滿當當的東西回來……
半年下來,屋裏、院子裏就堆的滿滿當當的,有的車載中央處理電腦還是好的,接上電源還能啟動。林海一邊罵著這幫拿著國家東西不當東西的敗家玩意,一邊高興的擺弄著。這麼多寶貝可把這幫老家夥喜壞了,於是科研小組就成立了。他們開始修理這些東西,看著實物描繪圖紙,拿著自製的示波器測量波形,尉遲楓也參與其中並學以致用,體驗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樂趣。這些拆卸大隊的人員,並不解散留在車間管理處打下手,當老爺子們完全沉醉在試驗活動裏時,尉遲楓就讓他們上去接手管理。尉遲楓安排的妥當,再說他辦事這些老爺子也放心,有時候他們主動要求尉遲楓幫他們值班。有了這些寶貝疙瘩,大家覺得日子再也不苦了,精神仿佛也找到了寄托。那些老人也快活了起來,他們每天都笑嗬嗬的在實驗室裏忙碌著……
他們都曾經是代表最高科技力量的群體,現在他們在這個簡陋的地方玩的不亦樂乎,有了東西想法就多了起來,尉遲楓的這幫人和老人們一起研究如何改進生產流程,製造什麼樣的機器來加快生產速度等,他們設計出來以後,尉遲楓去找那些懂得製造的人去研究,這些犯人裏真是藏龍臥虎,並不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隻要圖紙一出來,那些人馬上就能製出模具將零件製作組裝出來,光是那台自動捅爐眼的智能機器就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它可以全天候的工作,自動檢測爐眼的流量,並保持通暢……
科技漸漸的改變了這個車間,機械奪去了囚犯們的工作崗位,各種各樣的機械充斥各行各業。利用坦克裏拆卸的電動機生產出來的鏟車,一鏟子下去就是一車廂的礦石,尉遲楓設計那個自動翻鬥車廂也投入了使用,車廂到了煉鋼爐那裏,段長一按電鈕車廂就自動把礦石倒了出去。以前以犧牲人命來換效率的時代結束,生產進度自然大幅度的提高!鋼爐溫度自動調節器也生產了出來,保證流出的鋼水能達到規定的標準,簡單的機械手代替工人親自去撬取模具裏的鑄件,大吸力的電磁起重機代替了工人的手拉肩抗,這都極大保障了工人的安全和加快了生產量,現在唯一的難題就是技術人員不夠。尉遲楓提出對工人進行培訓,林海在科技改造中嚐到了甜頭覺得可行,他就讓尉遲楓具體的去負責和實施。
尉遲楓對自己的隊員下達要求,讓他們編寫操作規範和操作流程,讓他們示範講課。車間工人實行合格上崗,不能獨立操作的不予上崗,學習期間可以得到工分,持證上崗的工人每天都是七個工分。為了活命和讓自己活的更富裕一點,工人們都玩命的學,都自願參加學習班。原先最火爆的“百家講黃”也冷場了,沒人去聽了,也沒有去講了!現在的人沒有文盲,是人都學習過,再說機械操作也不複雜,又不要太大的力氣,就是老頭子也能將幾十噸重的龍門吊操作的和玩似的。老梁的獨立上崗和吃的紅光滿麵,這極大的鼓勵和刺激了所有的囚犯,自力更生的願望和對溫飽生活的追求讓所有的囚犯都拿起了書本。個個搖頭晃腦的背誦操作規範,做夢說夢話都是專業術語,白天就親自去設備旁邊看別人怎麼操作,一邊看,一邊模仿。
科技就是生產力,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真理!
經過一段時間後,這個車間的產量驚動了上麵的管理層!林海的車間得到了上級的表彰,這個車間的產量是其它車間的數倍,為此上麵獎勵了這個車間很多食物和酒,為此車間還隆重的慶祝了一下。林海對尉遲楓的表現非常的滿意,也越發的倚重起來。他還詢問了尉遲楓下一步的計劃,尉遲楓建議讓車間管理室的這些老人全部退休,從而專門進行研究。讓自己所領導的拆卸大隊裏的那些工程師接手總控室的日常管理!林海自己其實早就想撂挑子了,苦於找不到接班人,見尉遲楓這樣安排自是喜上眉梢,連聲誇獎尉遲楓有魄力有想法。在這裏誰不想自己過的舒服點?當即林海就開會通知各個部門,從今往後日常事務由尉遲楓負責……
剛開始林海教授怕出事,還在辦公室寸步不離的盯著,但是看了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不比那些老人幹的差,而且這些年輕人有創新精神,優化了很多操作程序。優化後的管理程序極大的節省了管理者的時間,也讓產量繼續上漲,為此林海再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他也就放心的一頭鑽到實驗室和朋友討論科研項目去了。尉遲楓要做的就是保證產量和改善這裏的生活水平,為此尉遲楓製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林海看了一眼後就一再表示全力支持尉遲楓,讓尉遲楓放手去做……
山中無甲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戰爭好像進入了相持階段,送來的毀損東西越來越少了!拆卸大隊的拆卸工作就此結束,每日都在車間管理室朝九晚五的上班起來,每日監控著車間的安全運轉。尉遲楓取代林海原先的位置,對這些管理車間運轉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地位自是一步登天,與來時的窩囊樣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他也接收了好幾批囚犯,這時候的囚犯比起他來的時候待遇好多了,吃得飽睡的香!他們一來吃的飽飽,穿的幹幹淨淨的,在各自的班長管理和組織下一起學習,在他的管理下,自殺率大幅下降,整個車間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時候的林海教授也是樂不思蜀,他本身就是搞科研的,看見倉庫裏的那些寶貝愛不釋手,整天和那些老家夥們一起研究,琢磨能改裝出什麼東西!滿肚子的想法的理想,將車間裏的事情全部交給了尉遲楓,若不是上麵點名通知他去開會,他都忘記自己還是這個車間的主任了!
鄧老爺子的話是真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現在很多人都沒有活可幹,他們被機器奪走了工作崗位,大家都閑在那裏也不是辦法。
尉遲楓認為要對現行的管理模式進行改變,尉遲楓整理了一下自己在部隊時的帶兵思路,決定對車間進行整頓!車間共有五座鋼爐,每座鋼爐都有幾百號人圍著轉,共計下來這裏生活著四千多人,相當於一個團的兵力。部隊人雖然多,但是他還是能夠做到令行禁止,整齊劃一,那是因為有嚴明的製度和日常養成習慣。尉遲楓開始落實這件事情,決定按照部隊的建製管理,每個鋼爐為一個營,抽調有帶兵經驗的人進行集訓。尉遲楓本身就是特種兵出身,並且還做到了大隊長的份上,那份本事不是吹出來的。
營下麵分為連、排、班,各級由骨幹力量帶領,統一生產流程,規範操作!維護組、拆卸組合並為維護連,另外成立了教導隊,對帶兵幹部輪訓,對表現好即將提拔的工人進行崗前訓練。在改善工人待遇方麵,尉遲楓想就從改善夥食和改善居住環境入手,把會做飯的充實到廚房,對廚房衛生、飯菜可口程度、工人滿意度都作為考核標準,一個月下來不達標者就下崗到勞動一線去,讓有本事的人上去。這個方案一施行就得到大家的擁護,讓以前在大飯店當廚子的或者會做吃的人來廚房工作,不管是什麼食物,隻要做的好,就是紅薯也能讓人流口水。什麼事情都是取決於人,這樣一搞食堂裏真是飯菜飄香,以前高高在上的炊事班長現在就要出來詢問飯菜味道可口不?大家想吃什麼口味?品種方麵就不光是米飯饅頭了,餃子、花卷、烙餅、小籠包都冒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