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流布——佳期節俗 10.(1 / 1)

習俗流布——佳期節俗 10.

風格迥異的各民族嚐新節

嚐新節是雲南一帶彝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開鐮收割稻穀之際。

彝家人在“嚐新節”吃飯之前,先要舀一大碗米飯喂飽家裏的狗,然後人們才能開始吃嚐新飯。這一種習俗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曆。

相傳在遠古時代,洪水淹天,泛濫成災,人世間生靈塗炭,萬物絕種。彝族始祖阿篤兄妹帶著自家的小狗和一隻公雞,在洪水淹天時躲到葫蘆裏漂流,曆盡艱辛,最後漂泊到波羅海邊的柳樹灣。

到洪水退去,阿篤兄妹藏身的葫蘆掛在了柳樹上,當五更雞鳴犬吠天破曉的時候,從天邊飛來了一隻神鷹,啄通葫蘆,阿篤兄妹得以生還。

從此人世得以延續。脫險後的阿篤兄妹驚喜地發現,在狗尾巴的絨毛上還粘著幾粒穀子,在狗的膀子下還夾著兩粒扁豆,原來是洪水到來之前,狗曾經爬到五穀堆上嬉戲打鬧粘上的。

由於狗的功勞,世上的五穀糧種沒有因洪水淹天而絕種,人的生計得以延續。從此,彝族視狗為福祿的化身,救命的夥伴。

平日裏悉心喂養,出門勞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當年節或重大喜慶節日,都要先喂飽狗,然後人才能用餐。

在家裏,彝族對打鳴報曉的公雞也是十分珍愛的,隻要是喜慶節日或上山狩獵,都要先看雞卦預測吉凶方才出行。他們認為雞知晨懂時,能先知先覺,有預測未來吉凶福禍的本能。

在《呂氏春秋》中也有“天子乃以犬嚐稻”的相關記載,說明這是遠古孟秋之月一種重要的祭神酬報儀式。或許在歲月中已經忘記了狗與稻之間有何聯係,但是“以犬嚐稻”的儀式仍然保留下來。在很多地方,人們總是先以新米飯祭神祀祖,再盛給狗吃,然後全家人才聚餐。

在嚐新節前幾天,穿戴一新的大媽大嫂、姑娘媳婦,頭戴麥秸草帽,身背竹編背簍,到稻田裏采選早熟、豐盈的稻穗。她們下田前,還把點燃的紅線香插在田埂上。於是豐收在望的田野上,香煙嫋嫋飄逸,歡聲笑語蕩漾。人們把采選回來的稻穀曬幹後,就用水碓舂打。在這些日子裏,一些村寨裏的舂米聲,猶如一曲曲既富有節奏,又和諧悅耳的田園樂章。

過嚐新節這天,彝族會宰雞,雞卦應由族內尊長者剝食看卦,如果有遠方的客人同桌吃飯,雞頭雞卦,一定得拈在客人碗中,以示對賓客敬重。

彝族對葫蘆和楊柳也情有獨鍾,視楊柳樹為吉祥樹,把葫蘆作為崇拜物,鷹爪則作為畢摩祭祀做法驅邪的重要法具。

彝族認為神鷹拯救過人類,鋒利的鷹爪能刺破邪惡,祛惡揚善,具有無邊的法力。彝族過嚐新節,要接回出嫁的姑娘,請來族內的長老,親朋好友相互邀請,殺雞宰羊,慶賀豐收,品嚐新米飯。

彝族吃新米飯時,長者為尊,賓客至上,長者和賓客要坐在正堂中央“上八位”,先由長輩舉杯把盞,後生晚輩才能端碗拿筷,否則會被視為對尊長和賓客不敬。席間彝家姑娘會趁你不備,親昵地給你碗中添滿新米飯,讓你吃飽喝夠,但忌諱潑灑浪費。

此外,人們還要端著筵席,點著香火,先到田壩裏祭“田公地母”“五穀神王”,再回家祭“灶王府君”“列祖列宗”。之後,才圍坐在桌子周圍,共進晚餐。

是夜,男女老少在皎潔的月光下,吹起葫蘆笙、笛子,彈起大三弦,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切托咕”。男女青年喜歡到湖岸邊、田壩裏,在龍頭三弦伴奏下對唱調子,各家各戶的主婦,則在家中煮新米飯,做“八大碗”。

嚐新節的晚餐是很豐富的。諸如排骨燉荷包豆、白木瓜雞、泥鰍鑽豆腐、油煎乳扇等白族風味佳肴,在很多人家的席麵上都能看到。

當然,除了彝族之外,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同樣有著中秋過嚐新節的風俗,嚐新節沒有固定的日子,哪一天過嚐新節,要由稻穗成熟的遲早來決定。

白族過嚐新節的習俗源遠流長,明代學者謝肇淛在其《滇略·風俗》中,就寫下這樣的文字:

夏秋之交,稻向未熟,先取其稚穗,扁而晾之,致饋於親厚,謂之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