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詠活動的意義 1.
歌詠活動的意義與流程
歌詠,作為一種群眾集體歌唱的形式,早在20世紀初就表現出了它的萌芽狀態:“學堂樂歌”。稍後便是“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出現了工農革命歌曲的演唱。直到抗日戰爭初期,歌詠活動在“左聯”領導下的救亡歌詠活動中才得以形成。解放戰爭時期到社會主義建設年代,歌詠活動始終伴隨著我黨革命事業的發展前進。那激動人心的歌聲,如“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曾經鼓舞著幾代人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真正起到了鼓舞鬥誌的作用。那麼,群眾歌詠在當今時代有什麼意義呢?
歌詠活動的意義
1.歌詠活動有輔導教育功能
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麵,歌詠活動仍然有著輔助性的教育功能。如1989年掀起的歌詠高潮,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的一項活動,歌詠的主要曲目有《歌唱祖國》《祖國頌》等,其目的是讚美祖國成立4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各條戰線上湧現出的新人新事。
在1991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之際,全國人民懷著滿腔熱情,引吭高歌,通過演唱《南湖的船黨的搖籃》《黨旗,光榮的旗》等歌曲,宣傳了黨的豐功偉績,歌頌了黨帶領人民走過70年艱苦卓絕的戰鬥曆程。
第三次歌詠高潮是在1993年11月,這次活動是全國人民在人力、物力及情感方麵投入最大的一次,即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一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表達了人民對領袖的無限懷念之情。這些有益的歌詠加深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感情,激發了全國人民參與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的熱情,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2.行業歌曲的興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各行各業都創作了自己的行業歌曲,工廠有廠歌,商店有店歌,校園有校歌……這些行業歌曲在祖國的大地上,真像是天上數不完的星星一樣放著璀璨的光芒。由於作者大多是基層的文藝骨幹,他們熟悉自己的生活,從不同角度選取了不同側麵,生動地反映了當今時代各行各業的職工們豐富多彩的生活風貌。
3.隨著改革不斷的深入,經濟生活不斷好轉,人民群眾的藝術品位越來越高
綜上所述,群眾歌詠活動這種帶文字的簡單音樂藝術,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經濟狀況較落後的國家裏,在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方麵仍然起著一定的作用。
歌詠活動的流程
1.確定歌詠活動的主題
通常歌詠活動的主題有兩種形式,一是非商業活動,如紀念日、比賽等;另一種是商業活動,這需要經過商業產品的定位與判斷來決定活動的主題。
2.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嘉賓
把詳細的時間地點通知重要嘉賓是很重要的環節,提前確認嘉賓檔期確保嘉賓出席,是一場歌詠活動的重中之重。
3.與場地方進行溝通
溝通環節尤為重要,場地方的設施設備調試關係到一場歌詠活動的整體效果。
4.確保相關專業人士出席
通知與此次活動有關的人士,通知方式可按照執行方案中去協調。
5.歌詠活動中的安保機製
安保環節至關重要,協調好安保各部門工作的同時,維安維穩的活動進展需要良好的秩序,這通常需要提前與安保部門進行溝通,做好應急機製。
6.物料回收與場所清理
活動過後要回收活動中所用到的物料,並回收在活動中收集來的相關資料、問卷調查等重要信息,進行整理編輯。
音樂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
不懂音樂的人其知識是不完備的。音樂是培育人的高雅的審美情趣,優化人的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有人說:音樂的本質是科學,內容是哲學,表現是藝術,功能是教育。當前,隨著音樂教育地位的不斷提高,音樂在各種場合大量的合理的運用會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