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 2.
早在公元前500多年,高蹺就已經流行了,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
古代高蹺形製與高蹺會
漢魏的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後才稱為“高蹺”的,不過曆代都是用一米左右長的條木製成的,高蹺上麵都有木托。
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然後化裝成各種人物,旁邊有人用嗩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此外,漢代高蹺還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是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古代的高蹺都是木製的,是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將腿綁在木棒上。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做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在古代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僧人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
古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比如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還有,踩高蹺在山西地區曆史悠久。在晉中一帶出土的北魏石棺上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山西的高蹺並沒有文字記載,但根據這個圖畫,推斷高蹺最遲也應該在北魏時期就有了。
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有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山西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還有三晉地區的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的。這裏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鬥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其中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晉中一帶的高蹺也很有名,其中的“撲蝴蝶”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醜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
這三個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諸多技巧動作。
在古代,高蹺不僅非常地受歡迎,還有了專門的高蹺會。每年到了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堂鑼、大小鑔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
在古代高蹺會中,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白蛇、唐僧、醜婆、薑子牙等藝術形象。由於這種高蹺表演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所以一向為人們所喜愛。
高蹺會一般由民間自發串聯組織,每年農曆正月十一,人們便開始踩街了,這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高蹺要掛個號了。
然後,踩高蹺的人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農曆正月十八才結束。在過高蹺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古代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采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采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
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高蹺藝術在古代,即使是冬閑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各地的廟會中比較常見。古代高蹺技藝性強,因此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