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當官(1 / 1)

在機關當幹事的張三酷愛文學,八小時之餘,就搗騰寫小說。別看他桌上擺滿了公文什麼的,而抽屈裏卻裝滿了稿件、信件之類。

那時候,張三隻是偷偷地寫,悄悄地寄。編輯部來了信,他避著人拆開看,從不示人。張三怕同事曉得後笑話他。有次,他背地裏聽人說:張三,哼,鴨子會下水捉魚,還要鷺鷥幹啥!他都能當作家,我們都可能當大作家,張三一聽,怪不是滋味。

幾年時間,張三寫的幾個短篇陸續在省內外的幾家文學刊物上亮相了。張三不時會收到稿費和樣書。

開始,同事對張三的文章能登出來,都很驚訝,然後態度來了個大轉變,逢人會說,我們辦公室出了作家,作家就是名人。那自豪的神色就像自己當了作家和名人一樣。

時間一長,同事們似乎茅塞頓開了,大家開始產生這種念頭:張三能寫,是練出來的。看他瘦精扒骨,其貌不揚,又比誰聰明不成。要是我們寫幾年,成就不知超過他多少倍。從此,同事們對張三不再那麼恭維了,言語中該刻薄的還是刻薄。

在張三麵前,同事們都高昂著頭顱,眼睛總是乜視張三。這不,張三寫出麻煩來了。他在當地報刊上發表的一篇小小說中那個大肚子主人公,很像辦公室的江主任。所以同事們很積極地找來那張報紙,爭先恐後地給江主任看,江主任一看,大惱其火,怒氣衝衝訓張三,還揚言要打官司。

張三一個勁地解釋,說小小說是虛構的。江主任根本聽不進去,說張三是在借小說詆毀我的形象。後來,這事鬧得不可開交,驚動了江主任的上級的上級,才算擺平了。

可事情雖過去了,但張三的苦難就開始了。別看江主任魁梧高大,健談平和,但心胸狹隘,對張三一直耿耿於懷,什麼好事都輪不到他了。比如張三的妻子還是農村戶口,房子還是三口人擠10多個平方。張三似乎對這事見怪不怪,隻是空餘時間默默地寫他的小說,文章發表了,稿費彙來了,也不露聲色。

同事們見張三雖然在本市有點名氣,但至今連黨也沒入,混得窩囊極了,就沒有把他看在眼裏。在人多的場合時,大家會調侃他一番,更有甚者還編張三的笑話。曾經一段時間,張三是機關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張三也不見氣,臉上處之泰然。一天組織部來了調令,調張三到市文聯從事專業創作。

走的那天,同事們的心態各異,但還是顧全大局在酒樓為他餞行。江主任顯得大度,誇張三不錯,有水平,有能力,這下到文聯工作,算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並和張三幹了一杯。

張三很感動,回敬了江主任後,又為同事們敬了一杯。

事後,江主任對同事們說,去文聯又不是去市委。文聯什麼單位,清水衙門,他又能混出個麼名堂來。

同事們就附和哄笑。

大約半年後,市委換了書記。新書記下基層到江主任這個係統調查,江主任不夠資格陪同,站在遠處悄悄地看。有一個人像張三,秘書派頭,手裏拿著本子,緊跟在新書記身後,記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