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道台府。
書桌上,每個禮包上都寫著受禮人名字:潘震、潘震夫人及兒子潘季魯。蔣孝琬首先打開給潘震的禮物:一隻金光閃閃的懷表。
潘震愛不釋手,高興地說:“斯坦因先生,這麼貴重的禮品,我受之有愧呀!”
斯坦因說:“大人!上次科學考察,承蒙您關照,取得圓滿成功。回到歐洲後,我向英國女王及各著名學者都談起您,他們都非常欽佩您的人品與學問,這次,我來中亞進行考察,正逢大人高官得升,可喜可賀!”
“哪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過,西域乃荒蠻之地,凶險難測,您翻山越嶺,旅途勞頓,有需要幫助之處,盡管說來。鄙人雖年老昏聵,但憑著一身官服和平生故交,在新疆、甘肅、青海還是能提供一些方便。”
“那我可真要麻煩大人了!”斯坦因說自己的探險計劃。
潘震爽快地說:“沒問題!我給沿途縣令寫介紹信。敦煌的令狐更不用說,見了我的信,他們會照顧好您。”
“大人之恩,如何報答?”
“君子成人之美嘛,上次匆忙,照顧不周,這次,一定要招待好,讓您風風光光地來,風風光光地走!請!到大廳去,為您接風洗塵!”
氣氛熱烈的宴會廳。潘震旁邊以次坐著斯坦因、潘季魯等人。蔣孝琬坐在鄰桌。
潘震咳嗽一下,端起酒杯致祝酒詞:“各位,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晚上,我們要隆重歡迎的,是一位遠渡重洋、沿著玄奘當年從印度回國路線來到阿克蘇的英國朋友,他就是偉大的探險家斯坦因先生!”
熱烈掌聲中,斯坦因站起來,微笑著點頭還禮:“古老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早在我的童年時代,就從傳說故事和別人著作中知道這顆東方明珠,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夢想:到古典中國感受她神秘而輝煌的文明。為實現這個願望,奮鬥多年,終於能夠在夢想的王國裏旅行。現在,我即將開始另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考察活動,感到無比興奮和激動!同時,為潘大人和各位朋友的深情厚意所感動,借此難得機會,我除了要表達對古老中國的向往與敬仰之外,還要向在坐各位、特別向德高望重的潘大人獻上永遠的敬意和祝福!”
潘震精神煥發,說:“我提議:為迎接遠道而來的斯坦因先生,幹杯!”
“幹杯!”
潘震吃幾口飯,說:“斯坦因先生!我一直有個問題弄不明白,中國風景秀麗的地區在江南一帶,可是,西洋人為何喜歡在沙漠裏旅行?也許,你們不了解,隻有不被朝廷重用的官員才流放到這裏。所以,我建議您到江南轉一轉,那裏才是遊山玩水的好去處!”
“六千大地是匈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而我的血統裏有匈奴人成分,在這裏旅遊,有一種血緣上的親切感,至於沙漠裏的寒冷與荒涼,比起這種一衣帶水的親情來,何足掛齒?”
潘震連連點頭:“嗯,有道理,不過,恕我冒昧,問一句:西洋人信基督教,為什麼對佛教遺址和古物有那麼濃烈的興趣?還馱著那麼多文物回去,你的腿都凍壞,牲口也掉下懸崖絕壁。如果,你們像商人一樣運輸貨物,我還能理解,可是,你們裝的盡是佛像頭、古書什麼的,真不可思議!”
斯坦因怔住了:“哦……哦……”
蔣孝琬端著酒杯微笑著走過來,向潘震敬酒:“讓我來替斯坦因先生回答這個問題吧。剛才,先生說了,他非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最崇拜玄奘。我在與先生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至於說為何要把一些廢品不遠千裏、不辭辛苦運回去,大概是‘愛屋及烏’吧。看到一個古經卷,先生說:這可能是唐玄奘讀過的,看到一隻古銀盤,他說:可能是匈奴人盛過羊肉的——先生,不知道這個回答能不能代表你的意思?”
“對,完全是這樣。”
潘震沉思一會,點頭說:“哦,原來如此,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