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朝末期,賬局分布已經擴展到京師、張家口、天津、保定、赤峰、安東、營口、多倫、歸化、祁縣、太穀、上海、煙台、漢口、成都等城鎮,也在庫倫、恰克圖以至俄國莫斯科等邊疆和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如恒隆光賬局、大升玉茶莊兼賬局,都與俄國商人有信用關係。

有的賬局在總號之外設有分支機構,開始經營彙兌業務和簽發兌銀的銀票。到清代晚期,賬局也稱“賬莊”。

賬局作為我國商業資本發展的產物,當然也與清朝廷的捐納製度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正是這些經濟社會原因,使賬局逐漸從商業中分離出來,獨立從事金融活動。

清代賬局有自己的行會組織,但名稱不一。祁縣商人的賬局行業組織叫“賬行”,漢口的賬局行會稱“山西汾州賬幫”,京城賬局稱“賬莊商會”。

至清朝末期,賬局與印局、錢莊的業務逐漸有所類同或交叉,所以有的貨幣商人並不把賬局與印局、錢莊作嚴格區別,一些學者認為它們都是“貸金業”。實際上它們的差異始終是存在的。

賬局做的是信用貸款,並不收受抵押品,而是建立在對貸款人無形資產如信譽、經營能力等信任的基礎上,無疑這種貸款的風險是比較大的。當然,賬局規模較大,成本較低,回報較高,這實際表明,賬局的經營能力高於典當。

由此可見,賬局已經接近近代銀行的業務經營特點。這正說明我國土生土長的銀行業是由小至大、由簡而繁不斷發展壯大的。

從曆史發展來看,賬局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的,又隨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被別的更有效率的金融組織形式所取代。這說明,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競爭的激烈,要求產生更能經受經濟危機打擊的金融組織形式,這推動著貨幣金融業的發展,也使金融業的競爭加劇,賬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淘汰的。

票號的興起意味著賬局對工商業貸款一枝獨放局麵的結束,是賬局走下坡路的開始。而近代銀行的加入,更激化了金融業的競爭,加速了賬局的沒落。

後來,賬局的業務逐漸衰落,賬莊公會與錢業公會合並,賬局遂改名銀號。譬如,裕興中賬莊公會與錢業公會合並後,改稱“裕興中”銀號,專營存放款、彙兌業務。

從大的方麵講,賬局和票號都屬於貨幣金融業的範疇,但賬局和票號各有不同的性質,也可以歸類為貨幣金融業這個大行業下的不同小行業。

這意味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傳播,使行業之間興替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賬局被銀號所取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總之,從清雍正、乾隆之際到成豐年間,是賬局創設及不斷發展的時期,從鹹豐末年開始,是賬局由鼎盛至衰敗的時期。票號發展之後,逐漸涉足存放款業務。

一些舊有的金融機構,例如錢

莊,也紛紛開展存放款業務,遂形成了存放款市場的爭雄形勢,賬局

作為市場借貸中心的局麵,一去再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