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詩人多崇尚老莊,提倡玄風,重自然,因此詩歌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古樸感,至西晉太康年間,這種古樸卻被繁縟所替代了。

太康是西晉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西晉統一後,社會相對穩定,經濟也有較大發展。從太康時期至永嘉時期的20多年中,文學創作比較活躍,出現了一大批詩人,代表人物有“三張”、“二陸”、“二潘”、“一左”。

“三張”,即張載、張協、張亢;“二陸”,指陸機、陸雲;“二潘”指潘嶽、潘尼;“一左”指左思。除左思外,其他人的創作都表現出共同的時代傾向,即多模擬而少創造,重視藝術形式而輕思想內容,被稱為“太康體”。

太康詩人多以才華自負,相對悠遊的生活又使得他們得以專注於 詩藝的琢磨,因此太康詩風總體體現為華辭麗藻,鋪寫繁複,多駢偶句式的繁縟。太康詩以陸機、潘嶽最有代表性,但隻有左思喊出了寒士的心聲,詩風獨樹一幟。

陸機,吳國名臣陸遜之後,太康時期和弟弟陸雲到京都洛陽,受到宰相詩人張華的讚賞。

陸機的詩歌涉獵廣泛,而內涵相對貧乏。詩歌句式力求排偶,詞語力求華麗,描繪力求詳細,節律力求和諧。但過分雕琢,就失去了自然的麵目。不過,他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入詩中,也產生了相對生動有力的作品。

潘嶽,滎陽中牟人。他的文風與陸機接近,但文采不如陸機。潘嶽從小就很聰明,在鄉裏非常有名氣,號稱“奇童”。

潘嶽詩文辭豔麗,悼亡詩寫得最好。現存詩18首,《悼亡詩》3首最受人稱道。詩歌作於他妻子逝世一周年之際。第一首寫他離家之前的心情,感歎時光匆匆流逝;接著寫出他去留兩難,不知所措的悲哀;最後寫徘徊空房,倍感傷心。

整首詩歌都在寫他的憂思難忘,真實地表達了潘嶽對亡妻的懷念。從那以後,“悼亡”成為這類詩歌的特別名稱,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左思是西晉最有成就的詩人,他長得很醜,又有口吃,在重門第和容貌的魏晉時期自然壯誌難酬。左思的文辭壯麗,不同凡響。

左思的《詠史》8首,繼承“建安風骨”的傳統,借古喻今,表達了他對世族門閥製度的不滿和自己壯誌難酬的苦悶,被稱為“左思風力”。他的這些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情懷的詩作,形成了一種專門的表現方式,後人仿作者很多,這樣,“詠史詩”就成為後世詩歌中的一大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