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生物學 2.
早期動植物地理分布
遠在最古老的地理文獻形成以前,地理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必然經曆一個長期過程。
地球上某一動植物的群落類型在地表的分布,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人類所逐漸認識。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自然作鬥爭的過程中,大大增加了對華夏各地動植物的了解。
在《禹貢》、《山海經》、《周禮》等早期古典著作中,都蘊藏有豐富的有關動、植物地理分布方麵的知識。
據傳說,大禹在治水時派一個叫豎亥的人,測量東西間和南北間的距離。
豎亥又名“太章”,是一個步子極大,特別能走的人物。他率領專員,踏遍了中華大地,進行了較精確的測量。他們在測量時,發明了測量土地的步尺,還有量度的基本單位尺、丈、裏等。豎亥從東極到西極大踏步行走,測得2.334575億步,又從南極到北極大踏步行走,測得2.37575億步。
大禹根據豎亥測得結果,又測量了洪水深度,然後從昆侖山取來息壤,治平洪水。息壤就是草木灰,據說它能自己生長,永不耗減,與水勢相抗衡。他又根據山川土壤和植被情況把華夏大地劃定為“九州”,它們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九州的土壤和植被情況反映在了《尚書·禹貢》當中。
《禹貢》的出現與我國戰國時人們為發展生產,而對各地自然條件進行評價具有密切關係,它記述了九州、山川、土壤、草木、貢賦等情況。其中對兗州、徐州、揚州的土壤和植被情況有很好的記載。
《禹貢》記載:在兗州,土壤是灰棕壤,草本植物生長繁茂,木本植物長得挺拔高聳,土壤肥力中下;徐州的土壤為棕壤,草質藤本植物生長良好,木本植物主要為灌木叢;揚州的土壤是黏質濕土,長著大小各種竹林和茂盛的草本植物,並長有許多高大的喬木。
《禹貢》指出,不同的土壤上所生長的植物是不一樣的。由於地域不同、地理條件的差異,草木種類就不一樣。所以,種植的糧食作物也應根據具體情況而有所差別。《禹貢》的作者正是通過動植物情況的調查記錄來指導農業生產實踐的。
除上述3個州外,《禹貢》還記述了荊州的貢品中包括杶、榦、栝、青茅及各種竹子。杶就是香椿,榦就是柘樹,栝就是檜樹。此外還記述了豫州出產各種纖維植物等。
其實,對於先秦時期動植物的地理分布情況,《山海經》和《周禮》兩部著作則有更詳細的描述。
《山海經》不是一時一人的作品,經西漢劉向父子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而成。它是一部大約起自東周迄至戰國的著作,還有秦漢學者的添加和潤色。是作者基於對一些地區情況的了解,加上有關各地的神話、傳聞寫成的。全書具有較強的地理觀念。
《山海經》中描述的動植物分布情況總體而言是比較粗糙的,描述地域較為籠統,涉及的生物虛實不清。隻有《中山經》比較清晰,這可能與作者是中原人有關。
比如《中山經》記載:條穀山的樹木大多是槐樹和桐樹,而草大多是芍藥、門冬草。師每山的南麵多出產磨石,山北麵多出產青雘,山中的樹木以柏樹居多,又有很多檀樹,還生長著大量柘樹,而草大多是叢生的小竹子。
這部分地區還提到鬆、橘、柚、薤韭、藥、櫟、莽草等,反映了我國古代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一些植被情況。
《山海經》對動物的分布情況也有所記載,在《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記述的動物有白猿、犀、兕、象、大蛇、蝮蟲、鸚鵡等,基本上是我國古代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動物。
《西山經》則描述了我國溫帶地區和幹旱地區的一些有特色的動物,如犛牛、麝等。《北山經》記載了我國古代西北草原、幹旱區的一些動物,如馬、駱駝、犛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