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子師的歎息(1 / 2)

袁譚身體太疲憊了,在追殺董卓以後,都沒有正經休息過,所以趁著這幾日好好的在酒店裏麵歇息,手上的傷勢以及疲憊的身心全都恢複了過來。每日悠閑的釀酒,日子過的還算愜意。沒有刀光劍影、沒有勾心鬥角,當然也沒有女人。

這些日子,袁譚一步都沒有走出小店,日常的用品都是張雨去買的。而袁騰每日仍然不間斷的打聽著董卓的消息,在袁譚的叮囑下也注意了張遼府上的情況。不過卻隻有平靜。

呂布仍然每天在和夫人嬉笑在一起,不過呂布手下的臧霸卻沒有閑著。每日監視著李儒和牛輔等將軍。李儒和牛輔全都是老實的待在太師府,期間沒有出過一次大門。不過平靜的長安城卻是暗潮湧動,各方人馬都在摩拳擦掌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呂玲綺和袁譚是整個長安最悠閑的兩個人,一位仍然每日遊蕩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一位卻是躲在酒家裏蓄精養銳。

李儒和呂布兩人共同攻下長安之後,開始興建起皇宮和太師府。因為皇宮太大,需要的人手太多,花費也太大。而洛陽遷徙過來的人全部被董卓放走了,搶奪整個洛陽的財富也落到了袁術的懷中。所以李儒他們隻能先挑選太師府建造。而皇宮隻是剛剛開了一個地基而已,外圍仍然是前朝留下來的。

在劍拔弩張的長安,李儒不放心將漢獻帝放到其他的地方,隻能將太師府整個的後花園都給了漢獻帝。雖然隻是後花園,可是一點也不小。大大的花園跟皇宮之內的禦花園很像,滿院子的各種花卉爭相鬥豔,香氣逼人。後花園的廂房也是頂尖的配置。每間屋子都是精心建造而成,漢獻帝就住在一間窗戶上滿身青龍大浮雕的屋子之內。

太師府後花園,李儒笑眯眯的望著剛到十歲的漢獻帝,態度十分輕浮,一點也沒有臣下對君主的那份恭敬和恐懼。而是充滿了戲謔的成分,臉上滿是滿不在乎的神情。他微微躬下身子冷淡道:“陛下,呂布有謀反之心,還請陛下下書將呂布隔離起來,避免呂布煽動其他大臣謀反!”

“一切都是太傅說的算!”漢獻帝低著腦袋,細聲細語說道。

董卓的蘇醒斷斷續續,傷勢好的十分緩慢,李儒暫且當上了漢獻帝的師傅,以天子之師的名義待在漢獻帝身邊。“陛下,既然您下令了,那老臣這就傳令!敢問陛下在此還滿意不?太師府索然沒有皇宮大,但是景色絲毫不遜於皇宮!”

不遜於皇宮,漢獻帝聽到這一句腦袋離地越來越近了。李儒和呂布他們耗費大量精力和金錢打造出來的太師府自然不比皇宮差!看來你們已經沒有要放我回到皇宮的打算了,我難道會被囚禁在這裏一輩子嗎?漢獻帝的小腦袋想的很多,可是嘴上卻絲毫不敢有所停頓道:“我感覺這裏比皇宮還要好!正在皇宮裏找母親和皇後他們玩耍要走很長時間的路,而且還不能玩的夠。可是在這裏一切都很好啊,每天隻是陪著母親和皇後玩耍,其他的事情什麼都沒有,我最喜歡這裏了!但願一輩子都不要回到皇宮了!”漢獻帝嫩聲嫩氣說道,裝做童言無忌說出自己對這裏很滿意。

李儒陰森的笑了笑:“會的陛下,我一定會幫你的!”

漢獻帝雖然有些落魄,可是仍有豪華的地方居住。而那些朝廷老臣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尚待建成的三公府成了大多數老臣的居所。滿朝的文武百官基本上都住在那裏。

隻有王允是個例外。王允很幸運,同樣出身豪門的他較之袁家並不遜色多少,家族也是興旺至極,族內為官之人不在少數。家底很豐厚。

已經身為位列三公的他並沒有搶諸位大臣的地方,而是搬出了司徒府,住到了自己家族在長安的府中。

王允自從被封三公以後,其家族大多數的人都隨著王允來到了長安這個地方。在進入長安之後,迅速的發展了起來,幾家旺鋪和大酒家都是王家的產業,而王允也憑著他在自己的努力秘密訓練了幾百名家丁,雖然比西涼軍要插上一截,但是好歹終於有了一點保障了,再也不會被任人宰割了。

王府的花園也不算小,對經營有一套的王家不僅開了酒家,而且還開了許多糧行。在長安城內算是頭一號的富豪,王家的錢要是買糧食能夠供給整個長安一個月!如此富庶的身價花園自然也修的較為繁華。雖然麵積比不上太師府的花園,但是一切應有盡有,而且小巧別致。

後花園內的涼亭是王允經常駐足的地方,他在涼亭待的時間甚至能夠於書房相比較。不是他不務正業,而是根本沒有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在這個理由說起來有點荒謬,堂堂大司馬竟然沒有一點事情要做,假如在漢末以前,三公可是整個天下最為忙碌的幾人。可是在東漢末年,大司馬這個掌控天下武官的大官竟然能隻對自己家族內有點威望,在外麵甚至不比西涼軍一個校尉說話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