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博物館——頤和園2(1 / 3)

皇家博物館——頤和園2

翁娘娘天子看墳預言得應驗

話說,正當清漪園的建造工程進行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在萬壽山前的中央部位的山腰處,工匠們在挖地基的時候,忽然發現下邊有一個大地穴,都是用3尺見方的大石塊砌成的,還有一個大石門,關得很緊實。

監工的太監把這事立馬稟告了乾隆皇帝,乾隆一聽立馬就想起了關於翁娘娘墳的記載,心想:“這準是甕娘娘的墳,要能把這墳挖開,說不定裏頭盡是奇珍異寶呢!”

於是,乾隆就親自跑去看了,命令工匠們悄悄地把門撬開,可那門實在是太嚴實了,工匠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撬開了門前的一塊擋門石。可是翻過來一看,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上麵寫著幾個楷體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

乾隆一看,嚇得臉色慘白,差點背過氣去,慌忙命令工匠把石頭重新砌好,並下令在甕娘娘墳的上邊,修建了佛香閣,把墳給壓住了。

這一來,甕娘娘的墳沒人敢動了,乾隆認為自己的江山也就牢靠了。果真應了甕娘娘:“日後有天子給我看墳”那句話。

其實,甕娘娘隻是見丹棱北邊的這塊地方風景好,知道日後準被皇家看上,並會在這兒修行宮,所以她才說“日後有天子給我看墳”。

至於石板上的字,那是為了防人掘墳盜墓,為了嚇唬盜墓人而刻的。誰知正好碰上了乾隆,乾隆還十分注重風水,好迷信,所以就被唬住了,還特意建造了佛香閣。

佛香閣是清漪園的主體建築,建築在萬壽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築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展開,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宏偉。

佛香閣高41米,是一座八麵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閣內有8根巨大的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是我國古典建築中的精品,每逢初一十五,皇室都會在這裏燒香禮佛,像霧繚繞。閣內供奉明代銅胎千手觀音佛像一尊,十分珍貴。

佛香閣往上是清漪園的製高建築“智慧海”,智慧海一詞原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讚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的一座宗教建築,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智慧海建築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的紫色和藍色琉璃瓦蓋頂,整座建築顯得色彩鮮豔,富麗堂皇,尤其是嵌在殿外壁麵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智慧海建築在外形上看來雖然極像木結構,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券砌而成,沒有枋檁承重,所以也稱為“無梁殿”。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智慧海為“無量殿”。

智慧海建成之後,在萬壽山前建築的中心部位建造了大報恩延壽寺,同時也是乾隆為他母親60歲壽辰而建的,後來慈禧在重建時在原先大雄寶殿的基礎上建成了排雲殿,成為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

排雲殿中的“排雲”兩字,取自東晉著名學者郭璞的詩句“神仙排雲山,但見金銀台”,比喻似在雲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麵。

排雲殿建在一座高台上,為歇山重簷式,前後由21間房屋組成。殿內有寶座、圍屏、鼎爐、宮扇等,平台下對稱排列著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銅缸,俗稱“門海”。

排雲殿四周有遊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或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殿角重重疊疊,琉璃五彩繽紛。從遠處望去,排雲殿與牌樓、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

排雲殿這組建築,是清漪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也是清漪園南北中軸線上最重要的核心景觀建築組群。

排雲殿建築群排雲殿建築群始於昆明湖邊的“雲輝玉宇”牌樓,以排雲殿為中心,由排雲門、玉華殿、雲錦殿、二宮門、芳輝殿、紫霄殿、排雲殿、德輝殿及連通各座殿堂的遊廊、配房組成,南北貫穿於一條中軸線,層層上升,氣勢宏偉。

雲輝玉宇牌樓緊鄰昆明湖,是萬壽山前山中央建築群主軸線的起點。建築為四柱七樓,頂覆黃色琉璃瓦,繪金龍和璽彩畫,等級極其高貴。雲輝玉宇牌樓表示這裏的宮殿是彩雲與華麗建築相輝映的世界。

牌樓的南麵匾額上寫著“星拱瑤樞”,意在告訴人們這裏是“眾星拱衛的神仙之地”。

在排雲門前,除了立有兩隻造型生動、鑄造精美的銅獅之外,還有兩側各擺放了6塊不同形態的太湖石,寓意為十二生肖。牌樓上的南北匾額表達了對統治者的讚美與頌譽,也暗含了君臣尊卑的封建禮製秩序。

玉華殿是大報恩延壽寺的鍾樓,重建後成為排雲殿第一進院落的東配殿。大殿麵闊五間,單簷正脊歇山頂,是後來的慈禧皇太後舉行萬壽慶典時皇上臨時休息的地方,殿內陳列的文物多為當年王公大臣們進獻慈禧的壽禮,有壽聯、壽幛、壽屏等。

雲錦殿是大報恩延壽寺的鼓樓,重建後成為排雲殿第一進院落的西配殿。大殿麵闊五間,單簷正脊歇山頂,曾是慈禧皇太後舉行萬壽慶典時二品以上王公大臣臨時休息的地方,殿內陳列的文物多為當年王公大臣們進獻慈禧的壽禮。

二宮門是排雲殿建築群第二進院落的宮門,麵闊三間,卷棚歇山頂。宮門房簷下懸有“萬壽無疆”的黑漆金字匾,是慈禧皇太後在萬壽慶典中宣讀賀壽表文的地方。

芳輝殿是大報恩延壽寺的妙覺殿,為排雲殿第二進院落的東配殿。大殿麵闊五間,單簷正脊歇山頂。“芳輝”二字寓意祥瑞生平,殿內陳列著王公大臣進獻慈禧的部分壽禮。

紫霄殿是大報恩延壽寺得到真如殿,重建後為排雲殿第二進院落的西配殿。大殿麵闊五間,單簷正脊歇山頂。“紫霄”二字寓意祥瑞生平,殿內陳列著王公大臣進獻慈禧的部分壽禮。

德輝殿是大報恩延壽寺多寶殿,大殿麵闊五間,單簷正脊歇山頂,前出廊,兩翼有爬山廊與排雲殿相連,是帝後到佛香閣禮佛時更衣休息的場所。

轉輪藏建築群也是在當時建造的,是清朝帝後貯藏經書、佛像和念經祈禱的地方,樣式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由正殿、兩座安放輪藏的彩亭和萬壽山昆明湖碑組成,後遭英法聯軍洗劫。

五方閣的布局象征著佛教密宗的“曼荼羅”,意喻“萬德圓滿”、眾神聚集。 “五方”表示聚五方之色,寓意天下歸心,四海升平。

[旁注]

楷體 又稱正楷、楷書、正書或楷體,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手寫字體風格。其字形較為正方形,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是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楷體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同時在摩崖石刻中也較為常見。

迷信 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是指人們對事物盲目信仰或崇拜,如迷信書本、迷信金錢、迷信人等。迷信是由於沒有判別能力,對事物本質分辨不清,而對某些事物發生特殊的愛好,並確實相信,進而自相信至信仰,甚至到崇奉、毫不懷疑的地步。

千手觀音 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千手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協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