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江 —— 壯麗山川1(2 / 3)

如來佛 釋迦牟尼佛,即如來佛祖,原名悉達多·喬達摩,佛教創始人。成佛後被稱為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民間信徒稱呼他為佛祖。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是釋迦族人,屬刹帝利種姓。

魍魎 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一說為疫神,傳說顓頊之子所化。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的總稱呼。還有一說是魍魎是顓頊的二兒子,這個兒子死的很早,冤魂不散,所以化做魍魎到處為害。

[閱讀鏈接]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常用“江”來特指長江。東晉王羲之和孫綽是較早用“長江”之名的。在《晉書·王羲之傳》中,王羲之寫信給殷浩說:“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誌非複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這段話的意思是,現在敵軍在外部進攻,而內部的軍資已經用盡。保淮河流域的設想已經不能再實現了,還不如退回去保住長江流域。

在《晉書·孫綽傳》中,孫綽上疏道:“天祚未革,中宗龍飛,非唯信順協於天人而已,實賴萬裏長江畫而守之耳。”

造山運動造就萬裏長江

二龍大戰魍魎造長江的故事隻是一個神話傳說,長江真正起源於地球三疊紀末期的一次造山運動。

長江的曆史源遠流長,沿程貫穿著若幹不同線係的山地和不同時代的構造盆地,它的形成與發育曆史,以及地質構成都十分複雜。

早在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分都被海水淹沒。在兩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大部分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

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的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後來的長江三峽中部。長江中下遊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遊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

發生在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促使了古長江的形成。那時,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裏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遊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

這一時期,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後來的長江流向相反,這便是古長江的雛形。

在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發生了一次燕山運動。這次運動使得長江上遊形成了唐古拉山脈。此時,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穀、窪地和裂穀。

當時,長江中下遊的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開始隆起,四川盆地開始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直到距今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四川盆地才緩慢上升。由於夷平作用的不斷發展,雲夢盆地和洞庭盆地又繼續下沉。

大約在3000萬年至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地殼又發生了一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伴隨著這次強烈的地質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

在長江的上遊有一條江,沿江盛產沙金,因為江中出現大量淘金人而稱金沙江。金沙江的主要支流的流域麵積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雅礱江,此外還有左岸的鬆麥河、水落河、右岸的普渡河、牛欄江、橫江等5條流域麵積在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

關於金沙江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傳說金沙江是一位聰明善良、美麗動人、追求理想的姑娘。姑娘的父親是天神雷公,母親是馬頭山姆。她的母親懷胎9999年後,她才出世,她由月亮洗過後,就開始走自己的前程。

當金沙江走到納西族居住時,人們給她取名為“依丙”,從此她和納西族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她要去東邊的大海找媽媽。

就在她即將到達石鼓的時候,她被凶惡的石岩擋住,她一次次的猛推,石岩阻擋她,洶湧的水流便淹沒了田園村落。她不忍心,便一口將洪水吸幹,解救了身陷水患的人們。

天上的主神天帝見金沙江如此善良,就派一員大將把石岩射開,劈開一條道路,金沙江才離去。她走的時候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過了3339年後又返回來,這段江河便形成曲曲彎彎的河道。

傳說終歸是傳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是真實的存在。在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下,大地上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穀,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係相互歸並,折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