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高僧舍利(1 / 3)

我們麵麵相覷,一時間誰都說不出話來,任憑山風呼嘯而過。

“怎麼辦?人不能被尿憋死,總得想個辦法。”阿誠打破沉默道。

郭項龍嘎聲說:“這裏離山頂五六百米,上去是不可能了,幸虧我們手裏還有登山索,幹脆下去。”

我遲疑道:“下去固然是唯一的選擇,就怕那個家夥陰魂不散,糾集同夥冷不丁撲過來砍繩子,隻須以一個人擋住小郭,另一個人足以在短時間砍斷所有繩子。”

“對,這也是我擔心的,”阿誠搓搓手說,“我們在明,他們在暗,他娘的真是窩囊透頂。”

“我在上麵守著,你們倆下去,關鍵是找到第一個懸棺,有懸棺就有落腳點,然後以懸棺為支點攀下去找,位置最低的懸棺離地麵不過五六十米,順著繩子就能到地麵。”郭項龍目光如炬。

這是麵前情況下最現實最可靠的方案,我和阿誠均表示讚同,做足準備後兩人緩緩降至有踏腳窩的那片懸崖,踩著山壁走了三十多米,拐過去來到峽穀正麵,雖然沒遇到山穀風,但淩厲的山風刮麵如刀,刺得麵頰生疼,我們不得不緊貼在懸崖上穩住身體。

再向前平行走了二十多米,淺腳窩突然消失,懸崖表麵光滑如鏡,完全沒有借力下腳的地方,稍一失足就可能雙腳脫力蕩回懸崖背後,前功盡棄是小事,萬一撞到哪塊有棱角的石頭就慘了。

“替我拉緊繩子,降幾米看看。”阿誠叫道。

我也叫道:“別著急,這一帶應該有懸棺。”

兩人前後左右打量一番,果然有新發現:右下方六七米處山崖上有塊區域的顏色與周圍岩石略有不同,不是樹木或山藤,也不是岩洞凹槽,倒象什麼東西粘在上麵。

我用腳尖掂在踏腳窩上,雙手緊緊扒在上方縫隙裏,將阿誠的三根繩子繞在身上,他衝我做個手勢,慢慢槌到六七米處,然後用力搖擺。

“輕一點,吃不消了。”我叫道,感覺身體快支撐不住。

“堅持,馬上就好…….木板,是塊木板!”

他狂喜地大叫起來,抽刀對準木板一頓猛刺,木板經過長時間風蝕水浸,早已幹脆成一塊朽木,很快被捅出個洞,阿誠雙手用力一拉,整塊木板如同廢棄的紙片輕飄飄落向峽穀,懸崖上露出個一米多高的黑洞。他停留在半空等洞內濁氣排清,使勁一蕩站到洞口,再協助我也槌下來,兩人一手持刀,一手拿著電筒朝洞裏照去。

石洞並不大,約十平米左右,除了一具黑黝黝的木棺其它空無一物,木棺正麵寫著三個奇形怪狀的符號,或許是古蜀國或某個少數民族的圖形文字,表明棺主身份。

阿誠摸著後胸勺惑道:“他娘的,這也算懸棺?”

“懸棺分兩種,一種是一半露在外麵,一半擱在洞裏,還有一種便是藏在懸洞內,通常情況是某個家族認準這塊地方風水特好,集中安葬在一起,龍虎山、寧武石門、武夷山九曲溪等地方都出現過,這種懸棺若非找到天然洞穴,耗資更大,非大富大貴家族所能承受,因此…….”我解釋說。

“因此棺內可能有貨。”阿誠衝我浹浹眼,慢慢舉起藏刀一步步靠上前。

“最好等郭項龍下來。”

我擔心棺裏有情況,急忙阻止,可惜遲了一步,阿誠將刀鋒插進木棺蓋板用力一撬,“格”蓋板裂開一條縫,裏麵射出一股奇異的光芒,似煙似幻,好象雨後七彩霞光。

阿誠眼睛都直了,用顫抖的聲音說:“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