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時道在西衡州,問身邊人:“近來外麵有甚消息?”俱以諸事相告,且貼耳密語:“市井上都在傳說象國公要來東寧州會見主公,約成前事,共樹旗幟,鏟奸除賊,襄君扶主。”“都說趙彰英明雄武,以我觀之,也不過如此。華家小兒,果真十分可愛。想東寧之事失策,必要傷趙彰三分腦筋,七分謀略。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我時道豈是等閑之輩,休要再來與我煩擾。”時道笑說,又問:“上將軍在外用兵如何?”報說:“上將軍駐軍安遠,進出守備無憂,然趙宇負血氣之仇,依關結寨,因此不一。”“匹夫何其無謀,定要壞我大事!”時道咬牙切齒,怒不可遏,當即指令:“吾欲親征,擊敗夏侯,直入建康!”遣使者馳往時印軍中,傳達旨意,卻教不得對外聲張,自有處置。
夏侯燎堅守不出數日後,召集眾將說話。辟蒙請命道:“某嚐觀察周遭地理,雖四方險要,然東南方有坦途與外勾連相通,因叢林密布,不為外人所知……”延灼心中吃驚不小,仔細打量眼前小校,故作鎮定,有意問道:“敢問如何處置?”辟蒙進道:“用兵貴奇,願領一支軍馬,從此迂途賊後,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雖不能克敵製勝,動其心誌,量已足夠。”“要多少軍馬?”“數百人足矣,”辟蒙回答。延灼欣喜,道:“我意相同。”遂撥一千軍馬隨辟蒙暗度出關,又遣將校分守林中小徑。
撥擢提用,初帶軍兵,辟蒙憂喜交加,引一隻小軍從幽徑出發,先遣一軍健外出探聽,才敢出關,小心翼翼,生怕惹出分毫差錯。走過山路,都做輕騎,徑直奔關側而去。靠近時印駐軍不遠處,天色未晚,辟蒙等潛行藏遁,等夜色朦朧時取事。連日來,軍士聽聞時道禦駕親征,信心高漲,盡管進戰未克,仍然期待,然而遲遲未至,心中難免失落,銳氣墮減,意氣鬆弛。深夜露濃霜重,軍士疲乏困倦,辟蒙等飽餐酒足,捱到醜時,辟蒙帥數百軍士直闖時印中軍大帳,身後鼓聲震天,不知藏有多少軍馬,雖時印是知兵之將,然從朦朧中醒來,一時不禁紊亂手腳,不知如何是好,慌忙迎戰,都被辟蒙等衝散各處,也不耽於廝殺,隻是四下往來衝突。時印正在帳中宿歇,聽到鬧嚷聲嘈雜,出帳探看,四下裏廝殺喊叫亂成一團,漆黑夜裏又不知如何狀況,當時隻有將軍劉文、常青在身旁,喝定將士,若靜指揮,教導將軍劉文領一支軍截住廝殺,自與常青引人緩緩退走,同趙宇接應。辟蒙見時印遁逃身影,佯裝衝突,被劉文截回。辟蒙不敢戀戰,且戰且退,劉文欲追,將校勸道:“漆黑一片,不知敵軍狀況!”辟蒙因此得脫。將次關前,遙望眼前火光通明,若有千百人馬,到麵前知道是夏侯燎親自領軍前來接應。“不負將軍所托,可當乘勝追擊,一舉製勝!”辟蒙伏拜。延灼扶起辟蒙:“善用兵者,譬如率然,前後左右相顧。時印調兵遣將有道,可見一斑,此時彼必與趙宇結營,有所準備。”辟蒙想起剛才時印接戰情景,恍然大悟。延灼領兵對陣結寨。陳嚭遣次子陳耘暗中前來助戰,夏侯燎教駐守關上。擢石破天武威都尉。
趙宇接應時印入帳,點數損失,傷亡數百人。眾將士拜服時印軍機。劉文回軍報到,時印問:“可曾佯裝造勢,遣一隻小軍隨後追趕,探聽敵情?”天明時知道夏侯燎領軍下關,對陣結寨。視察軍士顏色,多抱怨征戰勞苦,不能取勝,主公時道失信將士,多有懈怠。時印良多感慨,不得不修書梁化。暫時各罷刀兵。
話說趙彰令梁雲北上永陽,自領軍迂途東北,朝廬陽郡方向進軍,示陳嚭以會同時印共進小梅關之意,實則別有謀略。軍過始興,縣令通達明理,且是趙彰舊識,不戰而降。彰攜手同入城中,安撫百姓畢,家中列下宴席招待。趙彰多飲幾杯,睡到暮色沉昏才醒,原本羊翮常伴左右,彰覺在熟識家裏,故教退下。一個人信步悠閑,見後花園景色怡人,不覺癡醉,步入深處,感慨:“封侯拜將能如何,不過心中意氣,誤了多少天性,追逐的榮華富貴,勞煩的心理太累,平凡的無憂無慮,追隨心聲的道路,活的自由自在,也是一生所求……”說完不禁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