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進化——被子植物1(1 / 3)

高級進化——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又名綠色開花植物,其擁有真正的花,這些美麗的花是它們繁殖後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區別於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顯著特征。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級的一類,是地球上最完善、適應能力最強、出現得最晚的植物。

我國被子植物類型豐富,有2700多屬,約30000種,屬種數目分別占世界被子植物的30%、10%。但由於曆史原因,我國已有4000多種植物受到各種威脅,有的處於瀕危,有的種已滅絕,因此我們要加強保護。

第一梅——銀縷梅

相傳在很久以前,黃尾鎮山上的一個小村子裏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因為兒子是在一棵“野木瓜”樹下出生的,所以母親就為他取名“木瓜”。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木瓜漸漸地長大了,長成了一個勤勞的小夥子,他從小就對母親極為孝順。母親身體不好,常年有病,幸運的是,她每次犯病的時候都能用野木瓜治好。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母親的老毛病又犯了。木瓜想去找些野木瓜為母親治病。可是野木瓜一般都生長在懸崖上,即使是晴朗的白天去摘都要小心翼翼,更不要說在這刮風下雨的夜晚了。

母親極力勸阻兒子,不讓他去。但木瓜看到母親痛苦的樣子,心中不忍,執意要去。他安慰母親說:“我會很小心的,您就放心地在家等著我吧,不會有事的。”

木瓜走後,雨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母親焦灼不安地等著,可最終等來的卻是一個讓人悲痛欲絕的消息:那天晚上風大雨大,木瓜在摘野木瓜時,一失足掉到懸崖下麵了。

悲痛欲絕的母親無法接受這個晴天霹靂一樣的噩耗,她不相信那善良孝順、朝夕相處的兒子從此再也回不來了。

後來,這位可憐的母親,每天都會拄著拐杖顫巍巍地到村頭去張望,固執地等著心愛的木瓜一臉陽光地從遠方走過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最終老人倒在村頭日夜守望的地方,再也沒有起來。村裏人為了紀念這對苦命的母子,就把村子更名為“木瓜村”。

故事中的野木瓜又稱作“單氏木”,它的學名也被稱作“銀縷梅”。

它是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物種,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四五米,樹態婆娑,枝葉繁茂,先花後葉。銀縷梅讓人驚奇的是,它有花而無花瓣,因花白色,與它的“姐妹”植物金縷梅形成對照而得名。

銀縷梅開花極為難見,約三五年開一次花。在3月中旬開花,花先是淡綠色,然後轉為白色。

花藥黃色帶紅,花朵先朝上,盛開後下垂。從遠處看滿樹金燦燦,從近處看銀絲縷縷,滿樹豔麗的花絲給大地回春增添了新意。

10月,銀縷梅葉片由綠變黃、由泛紅變紫,更為奇特,惹人喜愛。

銀縷梅對生長條件要求極高,分布範圍狹窄。在安徽省黃尾鎮境內發現了826棵野生銀縷梅,這次成片發現較為罕見。後來,技術人員在安徽省河圖首次發現野生銀縷梅54棵,胸徑從1厘米至27厘米不等,分布於海拔400米至480米的向陽闊葉林中,呈4小片塊狀分布,部分植株已開花。

銀縷梅喜光,耐旱,耐瘠薄。有關部門在保護的前提下加快了它的繁殖利用。銀縷梅喜幹燥不宜多澆水,在生長期需一再追肥。可播種與扡插繁殖,用濕沙層積貯藏,種子發芽率可達40%以上。

銀縷梅屬第三紀孑遺植物,與恐龍同時代,被稱為“被子植物活化石”。科學家在兩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化石中就發現了地球上已經有裸子植物。

同樣,在距今67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化石中,出現了金樓科植物,隨後新生代第三紀,全球氣候溫和,演化出千萬種被子植物物種。

銀縷梅僅分布在江蘇省宜興、安徽省金寨和浙江省安吉龍王山的狹窄地域,有少量野生植株,已經瀕於滅絕亟待搶救保護。它的發現,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具備金縷梅科所有各亞科和各族的地區。

銀縷梅早春三月開花,滿樹豔麗的花絲給大地回春增添了新意。金秋10月,樹葉由綠變黃、由泛紅變紫,惹人喜愛。其樹態婆娑,枝葉繁茂,花容美麗,極具觀賞性,在植物學界素有“萬古第一梅”和“恐龍賞過的梅”的美譽。

銀縷梅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名單。銀縷梅和裸子植物銀杏、水杉一樣,是僅存我國再發現的活化石樹種。銀縷梅和金縷梅形態極為相似,這對研究東亞與北美植物的親緣關係也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銀縷梅樹姿古樸,幹形蒼勁,春觀花、秋觀葉,是春夏秋冬四季均有明顯季相變化的優良樹種,可作為公園、庭院配置的優良珍稀品種。

銀縷梅的木材非常堅硬,觀賞價值也比較高,材質堅硬,紋理通直,結構細密,切麵光滑、淺褐色、有光澤,可做細木工、工藝品、家具等。

[旁注]

拐杖 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誇父在逐日過程中,因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後來化為了桃樹林。在我國的京劇中,年歲大的老人常用一種皇帝賜的龍頭拐杖,象征著特殊的權勢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