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衛士——常綠喬木林4(3 / 3)

森林公園內有著名的原始紅鬆林。紅鬆原始林四季常青,古樹參天,蒼翠挺拔,空氣清新,令人陶醉。這裏的紅鬆林仍然保留著原始森林的自然風貌,一棵棵粗大的紅鬆樹參天矗立,樹冠相簇連絡。

紅鬆不愧為天質非凡,它昂首佇立山間的樹幹渾圓敦實,真像北方的漢子一般的剛毅。它是森林裏高聳的巨無霸,居高臨下,冷傲威嚴;仔細審視又有通體飄逸,秀美挺拔柔韌的一麵。

這裏紅鬆的樹齡一般都有三五百年,樹高至少都三四十米,樹徑也都有百十厘米,很多粗到無法環抱。一片紅鬆林就是一座天然大氧吧,徜徉在綠色林海裏,觀賞著綠色美景,呼吸著含有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時,感覺呼吸順暢、心情怡然。

夏天,林地上鋪著厚厚的一層暗紅色的鬆針,鬆針上麵覆蓋著一層綠茸茸的牛毛小草,踏上去,軟綿綿的,就像踩著一條彩色的大地氈。

紅鬆開花傳粉時節,走進大森林就會被飄香的紅鬆花粉所迷醉。空氣中彌漫著紅鬆的香氣,耳間的沙沙聲是紅鬆的召喚,一陣風吹過,紅鬆在向人們展開溫暖的懷抱。

秋天,樹冠上結滿像菠蘿似的大鬆塔,厚重油亮,芳香濃鬱,這裏成了天然的種子園。滿山遍野的紅鬆林,俯視一片綠,橫看一片紅。

筆直而光滑的樹身如紅漆塗抹般鮮豔,遠遠望去好像無垠的海洋,山風吹來,樹頂彩冠與樹身紅衣相映成趣,構成斑斕的自然畫卷。

冬天,闊葉的樹木早已凋零,隻有紅鬆依然保持綠色。紅鬆林中的積雪厚達一米,白雪覆蓋著的紅鬆林,像漫山美麗的聖誕樹一樣。澄淨的天空、壯觀的大冰淩、霧凇、樹掛等冬季神奇景色,讓人心神俱醉。

此外,森林公園還有白鬆林蒼鬱挺拔,直刺雲端;白樺林白幹、黑節、紅枝、綠葉,如同一幅靚麗的畫卷;混交林柞樹、楊樹、曲柳樹參差不齊,榆樹、椴樹、楸子樹粗細相間;人工林鬱鬱蔥蔥,是巧奪天工的風景線。

公園裏春來山花爛漫,鳥語花香,滔滔林海新芽吐綠,萋萋芳草生機無限。浩蕩的春風吹過,鬆濤陣陣,林子裏到處是婉轉的鳥鳴,參天巨木、鬱鬱蒼蒼、枝幹相連、遮天蔽日,綿延三百餘裏不絕。

夏到參天大樹遮雲蔽日,灌木叢生綠葉成蔭,聽泉水叮咚不見泉湧,聞溪水淙淙難覓水蹤,無論是蕩舟漂流,還是森林沐浴,都會帶給人浸人心脾的涼爽。

秋至滿山紅葉,盡染層林,野果香飄四溢,令人心醉神迷興趣盎然。冬時,皚皚雪原與滔滔林海相伴,蒼翠的青鬆同潔白的雪花為伍。

總之,森林公園內四時景色迷人,令人流連忘返。身臨其境,宛如仙境一般。從喧鬧的城市來到梅花山原始森林中,會找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

一邊欣賞紅鬆原始林的風貌,一邊大口大口呼吸原始林中的木香、花香和草香,體會梅花山原始、自然和健康的魅力,頓覺自然、輕鬆和愉快!

[旁注]

小興安嶺 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素有“紅鬆故鄉”之美稱。西北接伊勒呼裏山,東南到鬆花江畔,長約500千米,是黑龍江與鬆花江的分水嶺。其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西部有著名的五大連池火山群,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

霧凇 俗稱樹掛,在古代成書的《春秋》中又叫“樹稼”、“樹介”。在我國北方常見,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水汽凝華而成的冰花。在我國古代,人們把霧凇以為是豐年之兆。

伊春 位於黑龍江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以湯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因盛產紅鬆,被譽為“紅鬆故鄉”、“祖國林都”。境內的嘉蔭曾挖掘出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即被稱為“神洲第一龍”的黑龍江滿洲龍,在其附近又新發現了隱藏量巨大的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和甲龍的化石群。因而又被稱為“恐龍故鄉”。

寬甸 位於遼寧東部,鴨綠江中下遊右岸,是我國最大的邊境縣。寬甸為長白山脈與千山山脈過渡地帶,地貌多變,地形複雜,山勢險峻,丘陵和穀地相間。境內群山連綿,峰巒奇秀,風光旖旎,民俗風情濃鬱,被譽為北方長壽之鄉、神仙住過的地方、鴨綠江畔的香格裏拉。

饒河 我國著名的邊境城市,隔烏蘇裏江與俄羅斯相望,是黑龍江最早發現古人類遺址的地區之一。地上物產豐盛,地下礦藏富饒,是三江富庶之地,北國魚米之鄉,被譽為烏蘇裏江畔璀璨明珠。這裏夏季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避暑勝地之美稱。冬季千裏冰封,銀裝素裹,有林海雪原之美譽。

本溪 我國著名的鋼鐵城市,舊名“本溪湖”。境內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境內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本溪湖、本溪水洞、東北道教名山九頂鐵刹山等,有“楓葉之都”美譽。

毛氈 又稱毛席、罽、織皮、地毯、地衣,即鋪於地麵的編織品,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以棉、麻、毛、絲、草、椰棕等天然纖維做原料,經手工或機械工藝進行編結、栽絨或紡織而成。包括手工栽絨地毯、機製地毯和手工氈毯。我國新疆和田地區所生產的地毯十分名貴, 有“東方地毯” 的美譽。

[閱讀鏈接]

由於我國北方氣候寒冷,樹木每年隻能在100多天的無霜期裏複蘇,擴張一次生命的年輪緩慢得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在變粗。像紅鬆這樣優等的樹木每年增加一道年輪,而樹幹的直徑隻不過增加了一兩毫米。

如此推算,一棵雙臂能夠合攏過來的鬆樹,至少也要經過300多年的漫長曆程。難怪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都不惜筆墨讚美鬆樹的風格,鬆樹的確是大森林裏的佼佼者,特別是小興安嶺的紅鬆,它雖然沒有黃山鬆那麼俊秀,卻是出奇的高大挺拔。

從使用價值來看,名山上的奇鬆隻能算是放大了的盆景,而小興安嶺上的紅鬆才是真正的棟梁之材。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