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為人的根本,是人性的自覺。
仁者,因自覺而自在。
忠與恕,是實現仁的方法與路徑。
行勝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4。1子zǐ曰yuē:“裏lǐ仁rén為wéi美měi。擇zé不bù處chǔ仁rén,焉yān得dé知zhì?”
詞彙——
裏仁:居於仁,止於仁。
知:通“智”。
成長與感悟——
君子以仁為美。無仁,智就無從談起。如同無德就無從談才。
君子應審慎地選擇朋友、師長,審慎地選擇環境。
4。2子zǐ曰yuē:“不bù仁rén者zhě不bù可kě以yǐ久jiǔ處chǔ約yuē,不bù可kě以yǐ長chánɡ處chǔ樂lè。仁rén者zhě安ān仁rén,知zhì者zhě利lì仁rén。”
詞彙——
約:困頓。
成長與感悟——
對於困頓與安樂、貧與富、賤與貴、上與下、得與失,均安之若素,唯有高度自覺的人才能做到,此為“仁者安仁”。
真正的仁者,在目視耳聽、手持足行間習慣成自然。有這樣的美德,自然有所得。大得,就是大利。大智者明達這一點,即為“知者利仁”。
4。3子zǐ曰yuē:“唯wéi仁rén者zhě能nénɡ好hào人rén,能nénɡ惡wù人rén。”
成長與感悟——
作為一名公正的裁判,信守規則是至高標準。
對於好惡的判斷,貴在公平正義,超越個人的好惡得失。
4。4子zǐ曰yuē:“苟ɡǒu誌zhì於yú仁rén矣yǐ,無wú惡è也yě。”
詞彙——
苟:表示假設,如果、假如。
成長與感悟——
仁者,惡不仁,惡他人有不仁之行。即使如此,仍不希望他繼續墮落。
追求仁德,心無惡念,行無惡舉,自身亦無所惡。
4。5子zǐ曰yuē:“富fù與yǔ貴ɡuì,是shì人rén之zhī所suǒ欲yù也yě;不bù以yǐ其qí道dào得dé之zhī,不bù處chǔ也yě。貧pín與yǔ賤jiàn,是shì人rén之zhī所suǒ惡wù也yě;不bù以yǐ其qí道dào得dé之zhī,不bù去qù也yě。君jūn子zǐ去qù仁rén,惡wū乎hū成chénɡ名mínɡ?君jūn子zǐ無wú終zhōnɡ食shí之zhī間jiān違wéi仁rén,造zào次cì必bì於yú是shì,顛diān沛pèi必bì於yú是shì。”
詞彙——
惡乎:何,怎樣,怎麼。
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
造次:倉促匆忙。
顛沛:傾覆流離。
成長與感悟——
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舍之間,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時,無時無處不用其力。
安守仁,則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違背仁,則於富貴不處,於貧賤不去。
若拋棄仁德,美好的名聲如何成就?
仁者,因自覺而自在。
4。6子zǐ曰yuē:“我wǒ未wèi見jiàn好hào仁rén者zhě,惡wù不bù仁rén者zhě。好hào仁rén者zhě,無wú以yǐ尚shànɡ之zhī;惡wù不bù仁rén者zhě,其qí為wéi仁rén矣yǐ,不bù使shǐ不bù仁rén者zhě加jiā乎hū其qí身shēn。有yǒu能nénɡ一yī日rì用yònɡ其qí力lì於yú仁rén矣yǐ乎hū?我wǒ未wèi見jiàn力lì不bù足zú者zhě。蓋ɡài有yǒu之zhī矣yǐ,我wǒ未wèi之zhī見jiàn也yě。”
詞彙——
無以尚之:沒有事物能勝過仁。尚,動詞,超越。
成長與感悟——
好仁,主動追求;惡不仁,遠之避之。二者本是一回事。
好與惡,在於內在的本心。去做,難也不難;不為,易也不易。
4。7子zǐ曰yuē:“人rén之zhī過ɡuò也yě,各ɡè於yú其qí黨dǎnɡ。觀ɡuān過ɡuò,斯sī知zhī仁rén矣y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