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能源再平衡”及其影響(1 / 3)

美國“能源再平衡”及其影響

世界縱橫

作者:吳西京 吳磊

新能源革命與世界能源版圖

新世紀以來,隨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美新能源技術革命、非常規油氣生產與供應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加速發展,美國的“能源再平衡”戰略逐步顯現,對國際能源戰略形勢和能源地緣政治正在和即將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本文所指的新能源主要是致密油、頁岩氣和深海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而不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革命也主要特指北美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開采技術進步及其產業發展。非常規油氣資源是當今世界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深海油氣、重(稠)油、超重油、頁岩油、焦油砂、致密油、天然瀝青等油氣資源。新世紀以來,世界新能源技術革命引人注目,巴西深海油氣、加拿大油砂和美國頁岩油氣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並在世界能源新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深海石油屬於非常規能源資源,當今全球石油產量的大約30%,即每天2600萬桶的石油產量是由海洋油田生產的。2010年全球深海石油產量為600萬桶/日,超過除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的產量。預計到2020年,全球深海石油產量將達到1000萬桶/日。過去十年,在深海石油勘探和開采領域,巴西已經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深海石油生產國。巴西正在邁向世界主要產油國的行列,預計未來10—15年內,巴西每天石油產量將達到600萬桶,將超越委內瑞拉,成為拉美的能源權力中心,不僅成為美國,而且將成為未來十年世界石油供應的重要來源。[1]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加拿大“油砂”從一種邊際資源變成了主要資源,目前加拿大油沙產量為150萬桶/日,到下個十年初可能翻番,達到300萬桶/日水平。[2]

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正在改變著美國的能源供求和美國的能源安全,致使美國“能源再平衡”戰略的初現,具有重要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意義。2001年,美國研發出了一種“同步壓裂”的開采技術,可以經濟地開采過去用傳統技術無法開采的頁岩油氣這一非常規油氣。八年前,在美國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的Bakken,這種稱為“致密油(tight oil)”石油產量每天不到1萬桶,目前已經達到了近50萬桶水平,類似的發展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和西部也在上演。“tight oil”石油產量增長迅速,2000年美國每天的“tight oil”石油產量為20萬桶,到2020年保守估計將可能達到300萬桶/日水平,將占美國石油產量的大約三分之一。隨著致密油和墨西哥灣海洋石油產量的增長,未來十年,美國的國內原油產量將增長20%以上,美國的能源安全環境將得到逐步改善,其全球和地區戰略的靈活性和選擇性增加。[3]新能源技術革命不僅擴大了油氣資源的定義,將非常規油氣資源變成常規油氣資源,更重要的是將增加全球能源供應,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能源需求,同時世界能源版圖和能源權力結構也將可能逐步和緩慢發生改變。

美國“能源再平衡”的影響

美國“能源再平衡”的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麵,首先是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其重要推動力是技術的進步和創新。其次是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強度的增強,致使美國的油氣消費近年來增速減緩,需求下降。第三是奧巴馬的“能源新政”明顯具有向節能、新能源領域傾斜和抑製傳統油氣產業的傾向,並提出了“能源獨立”新概念,其戰略重點是擴大和增加國內能源供應,特別是非常規油氣生產與供應,增加來自西半球國家特別是加拿大、巴西的能源進口,到2020年擺脫對中東和委內瑞拉的石油依賴。

在國際石油工業史上,美國雄厚的油氣資源基礎和國際石油公司一度主宰了國際石油工業近一個世紀。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由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進口國,“能源失衡”初步顯現。到20世紀70年代阿拉伯國家動用石油武器以來,美國完全喪失了長期主宰國際能源霸權的地位。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石油進口一直占世界石油貿易的大約25%。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新能源技術革命的發展,美國的“能源再平衡”初現曙光,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機製創新釋放推動著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的發展。過去數年時間內,美國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增長迅速,“增速之快目前已經相當於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量”。與此同時,由於致密油和頁岩氣的開發和生產,美國油氣產量自2008年以來不斷增長,美國石油需求也從2000萬桶/日的曆史上峰值,開始下降。伴隨著產量增長與需求減少,更重要的是頁岩油氣生產與供應的不斷增長,美國的能源供求平衡不斷改善。國際能源機構預計,到2035年,美國能源自給率將達到97%;進口石油需求將從目前的大約50%下降到2035年的不足30%,石油淨進口量將從2011年的950萬桶/日下降到2030年的340萬桶/日。到2030年,北美總體上將成為石油淨出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