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股票價值投資者不會特意追求股票買賣價格差額收益,如果判斷一隻股票可以長期穩定地提供5%(在2015年前後這幾年)或更高的股息收益率,他一般不會賣出這隻股票,再去購買另外一隻可能獲得更高股票價格差額收益的股票。因為股票價值投資者的行為特征是:買入一隻股票並持有。但是,如果有另外一隻股票確定能提供高於5%,比如8%的股息收益率,他也會果斷地賣出這隻股票,再買入另外一隻能獲得8%股息收益率的股票。這時,他可能意外地獲得了一份股票買賣價格差額收益,但他不會為了獲得這份額外得到的價格差額收益而得意,但肯定會為了買入一隻能獲得8%股息收益率的股票而高興。因此,股票價值投資理念是自然而然地存在於一個股票投資者心裏的,刻意追求股票買賣價格差額收益的,肯定不是一個股票價值投資者。
四、股票價差投資。
我們將獲取股票價差收益為主要目的的股票交易行為稱為股票價差投資,相應地,將執著於獲取股票價格差額收益的股票交易者稱為股票價差投資者。
股票價差投資者從事股票交易的理念是:買賣股票以獲取股票價格差額收益。買賣股票的原則是:尋找股票市價波動時機以確定買賣差額價格。行為特征是:為賣而買,買入一隻股票隻是為了賣出這一隻股票,發現有了買賣價格差額即賣出。
股票價格差額收益是一種股票投機交易的收益,因此,股票價差投資實為股票價差投機;股票價差投資者實為股票價差投機者。
投機是指什麼呢?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裏麵,“投機”可以指“意趣相合”,也可以指“利用時機謀取私利”。為什麼是謀取“私利”呢?不可以謀取“利益”嗎?
在詞典裏麵,我們還看到,“投”的含義是“合”“迎合”;“機”的含義是“機會”“時機”。
因此,“投機”的含義可以是迎合一個機會,配合一種時機,可進一步引申為,利用一個機會、尋找一種時機,以求心想事成。
這樣,股票投機買賣的含義就是:利用股票交易的機會以獲取收益,或者尋找股票交易的時機以獲取收益。總之,股票投機買賣是一種乘機、尋機以求獲取股票交易利益的行為。
股票價差投資的含義是:利用出現股票賣出價高於買入價產生價格差額的機會賣出股票以便獲取收益,或者尋找股票賣出價高於買入價產生價格差異的時機賣出股票以便獲取收益。
如此看來,不論是股票投機買賣還是股票價差投資,抑或是股票價差投機,其含義是中性的,就是一種乘機、尋機進行股票交易,以便獲取股票價格差額收益的活動。
總之,股票價差投資也是一種金融資產投資活動,但是這種投資活動是一種通過獲取股票賣出價格與買入價格之間差額收益為主要目的的股票交易行為。
在這裏,股票價差投資者隻是善於利用機會、精於尋找時機以求獲取更多貨幣收益的股票交易者。相比較於股票價值投資者表現出來的木訥、遲緩,股票價差投資者必須是靈活、敏捷的。
在股票交易市場上,股票價差投資者的人數總是占多數;而在當今中國的股票市場上,更是占壓倒性多數。股票價差投資的特征總結如下:
1。股票價差投資者從事股票交易的理念是:買賣股票以獲取股票價差收益;尋找股票市價波動時機以確定買賣差額價格。我們將股票價差投資定義為:以獲取股票買賣價格差額收益為主要目的的股票交易活動。
2。行為特征是為賣而買,買入一隻股票隻是為了賣出這一隻,發現有價格差額收益即賣出。在股票二級市場上,股票估價方式已經被簡化成為“拉開價格差”的手段,一切能夠使股票賣出價格高於買入價格從而產生買賣差價的手段都可以被用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股票交易的盈利並非來自股票這種特殊商品的資本價值本身,而是來自股票買賣差價本身,因而是來自股票交易市場上股票買賣者們本身投入的貨幣本金。
3。在股票交易市場上,貨幣資本已經在獲得貨幣收入方麵擺脫了產業資本利潤水平帶給它的枷鎖。原先,生息資本的利息收入被客觀地、規律性地限製在利潤水平之中;現在,貨幣資本在股票市場上的貨幣收入已經不限於“股息”即產業資本在淨利潤水平下分割出來的一部分利潤,而是為自己開辟了另外一個貨幣收入的來源,即股票低買高賣而產生的股票價格差額收入,隻是,他自己帶入股票市場的投資本金可能也會成為別人的收入。
4。股票價差投資活動已經將“已發行上市流通股票”變成了一種賺錢的工具,一個博彩的籌碼。股票價差投資活動是在一個封閉的股票交易市場上進行的,因而基本上屬於自娛自樂。一旦人們將貨幣資金從經濟實體中抽出來,投入股票交易市場,並且坐莊設局、暗布陷阱,詐騙社會公眾的錢財,則必將會產生一係列社會危害。在所謂的“牛市”,即股價暴漲期間,和“熊市”,即股價暴跌期間,股票價差投資活動讓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工作者或者心情亢奮,或者心情灰暗,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讓人稍微感到一點幸運的是,在中國股票交易市場上,這種帶來極大社會危害的“牛市”和“熊市”,隻是“過七八年來一次”而已,並沒有每年來一次。
5。股票價差投資活動不會對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無論是壞的影響,還是好的影響。反過來說,上市公司發生的任何事情,甚至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隻是一種傳聞、流言,立即會對股票交易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在這裏,已發行上市流通股票的交易,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自娛自樂的活動,這種活動本身不創造新的利潤、價值。股票價差投資這種活動中產生的所謂利潤收益價值,隻是所有這種活動參與者自己拿出來的活動資金,即股票交易資金,或股票投資本金,因此,針對“已發行股票”的投資交易活動不可能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但外部世界的貨幣、金融、經濟政策實實在在地影響了股票交易市場,僅此而已。
五、股票股權投資。
股票股權投資活動方式很多,它們的共同特征是通過股票投資獲得上市公司大比例的股份,以便獲取高額的投資收益。
一種方式是在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以前就對公司進行投資,占有公司較大的股份份額,但一般不介入公司的經營管理,隻是做一個財務投資者,目的是在公司上市以後的一個合適時機,在股票交易市場上拋售股票,獲取高額的投資收益,完成一個投資周期。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股票交易市場上購買上市公司大比例股份的股票,獲得上市公司發行在外全部股份的一定股份比例,比如5%及以上的股份比例。這種股票股權投資的目的是多方麵的,比如,擁有在股東大會上有分量的投票權,進入公司董事會,介入上市公司內部事務,甚至本身目的就是“借殼上市”;當然,還可能隻是一種獲取高額投資收益的財務投資行為,等等。但是,毋庸贅言,股票股權投資活動,最後的結果當然在於:不是獲取了上市公司盡可能多的稅後利潤,就是獲取了股票交易市場上的巨額股票價格差額收益;或者不但獲取了高額股息紅利,而且獲取了巨額股票價格差額收益。
股票股權投資活動在通常的股票交易時間內,是沒有什麼特別精彩表現的,或者說,它平時一向表現為股票價值投資活動,或者股票價差投資活動。因為它可能早在這家公司上市前就已經作為一個投資者進行了投資;它也可能在私下裏已經悄悄地買入了一定比例的股票,並且聯係好了“一致行動人”。在某一天,它會突然對一家上市公司,或者說對某一隻股票“舉牌”,就像一條眼鏡蛇猛然昂起頭。
我們現在將它劃分為一種股票投資行為,隻是因為它在日常股票交易活動中表現為一般性的股票投資活動,它的投資目標是謀取一個較大比例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財務投資者,以獲取更大的資本收益。然而,那種為了奪取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如控製權的股票股權投資活動,就顯得很另類了,雖然其最終目的還是從股票市場上獲取更高、更多的股息收益和股票價格差額收益,但是,這種股票股權投資活動直接威脅了產業和商業資本的生產、經營秩序,混淆了產業和商業資本與貨幣資本各自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基本上屬於資本內部的爭權奪利。
六、金融生態環境。
股票價差投資者產生於證券交易所內的股票交易市場上。正如一種自然生態環境養育所有與此自然環境相適應的植物、動物,培養所有與此自然環境相適應的人群,一種人造生態環境也會養育所有與此人造環境相適應的植物、動物,培養所有與此人造環境相適應的人群。股票價差投資者是在“股票買賣”這樣一種證券交易市場上生長起來的,因此,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市場是股票價差投資者賴以生存的一種金融生態環境。
現在我們來看股票交易市場是一種什麼樣的金融生態環境。
人們總是會對股票虛擬資本價值的估值產生不同的意見,這就必然引起股票的市場價格波動,從而造成股票賣出價格與買入價格之間的差額收益。我們發現,股票價差投資活動主要是利用股票估值不同而產生價格不同的機會,乘機買入並賣出以獲利。正因為股票價差投資具有這樣一種行為特征,所以他們不會關心一隻股票的虛擬資本價值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這隻股票的市場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對他們來說,隻要在股票交易市場上,在新聞輿論界,出現關於某一隻股票的傳聞,引發其資本價值一會兒高估,一會兒低估的情況,隻要出現交易價格忽高忽低的行情,他們就可以乘機、尋機買入並賣出股票以獲利。
股票價差投資者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對任何股票進行買賣操作,隻要股票的估值歧義和價格差異存在。在股票交易市場上,人們對一隻股票始終有各自不同的估值想法、標準、方法,因而對這隻股票始終存在不同的價格定位,買賣價格差額也就始終存在。
在這樣一種金融生態環境中,股票價差投資者必然茁壯成長。雖然他對所要投資的金融資產即股票內含的資本價值幾乎毫不在意,但他確實能夠隨時注意到股票的價格變化,並能夠抓緊時機,進行快速買賣操作。股票價差投資者不斷地買入、賣出股票,從而促進了股票交易市場的繁榮、發展。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人們一旦踏入股票交易市場這樣一個金融生態環境,其股票投資、買賣、交易的動機、目的、方法和行為,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首先,人們投資股票的動機是完全相同的、無差別的,即:獲取更多的貨幣收入,使手中的貨幣通過“貨幣——股票——更多貨幣”的循環從而獲取更多貨幣。
其次,人們投資股票的目的,不是獲取股息紅利,就是獲取價格差額收益,或者既獲取股息紅利收益,又獲取價格差額收益。股票股權投資活動亦如此。
其三,由於股票投資目的的這種差別,人們的行為表現、操作方法就各不相同:1。采用股票價值投資方法:買入股票並持有,或者賣出再買入並持有,目的是獲取好一點、更好一點的股息紅利收入。2。采用股票價差投資方法:賣出持有的股票,或者買入再賣出,目的是獲取賣出價與買入價之間的差額收益。3。采用股票價值投資和股票價差投資混合方法,隻要發現有盈利,或者能夠獲利,就立即采取行動,進行買賣操作。
獲取利益的欲望,即利欲是人的一個本性即人性,而人性是不能也無法扼殺的,隻能加以引導,引導人性向善。
在人們投資股票的動機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什麼方法能獲取更多的利益,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采用這種方法。
當人們發現上市公司每年向股票市場提供的股息紅利回報遠遠達不到全社會一年期平均利息率水平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股票交易者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采用股票價差投資的方法來獲取他們想要的貨幣收入。甚至在有令人比較滿意的股息紅利收益的情況下,在利欲驅使下,股票交易者們也會采用能夠帶來更多貨幣收入的方法,即股票價差投資方法。
在股票交易市場這種金融生態環境中,采用股票價差投資方法來獲取更多的貨幣收益幾乎是一件天經地義之事。因為,股票交易市場本身就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適合人的利欲之心發酵、發展、膨脹的金融生態環境。唯有股票價差投資者能夠把握住投機的時機,施展出投機的技巧,以適合這種金融生態環境,不然的話就隻能接受一個相對來說比較低的股息紅利年收益。
股票價差投資者最喜歡股票交易價格的波動,價格波動越激烈、越頻繁,就越賺錢。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因為股票賣出價與買入價之間的差距出現了:交易價格波動激烈,表明價格差額空間巨大;價格波動頻繁,表明出現價格差額的機會很多。在這裏,股票價差投資者已經把股票當成一種投機獲利的工具。對股票價差投資者來說,股票虛擬資本價值的估值越不準確、越不一致,就越好。這個道理同樣再簡單不過了,因為在股票交易市場上,如果人們對一隻股票的虛擬資本價值各有自己的估值方法、判斷標準,那麼對這隻股票的市場價格的高或低就各有自己的觀點,因而就會做出各不相同的買入、賣出決定,於是,股票價格就會波動,它們之間的差額就會出現;於是,股票價差投資者們就可以“乘機”“尋機”買入、賣出股票,從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