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台州人之五子登科(1 / 3)

五子登科是中國人的理想生活。五子登科典出於《宋史·竇儀傳》,竇禹鈞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先後登科,是謂“五子登科”。《三字經》就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這個教子有方的老竇由此成為世人景仰的模範父親,廣東人、香港人也就把“老竇”作為對父親的昵稱。

五子登科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被賦予不同的意義,“五子登科”台州版本有好幾個,比較有說服力的一個是:它指的是有“房子、車子、孩子、票子、位子”的理想生活,也有人開玩笑說,鑒於台州人對麻將的熱愛,應該將骰子也加入“五子”的行列。

房子。

在過去,男女之事被稱為“房事”,現在與房子有關的一切事項,都可戲稱為“房事”。雖說是一句戲言,但由此可見房子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重要位置。

片瓦遮身的破屋是房子,金屋藏嬌的金屋也是房子,四歲的劉徹就說“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到底是皇室子弟,乳臭未幹就知道用金屋討女人歡心。相比之下,一輩子潦倒的老杜,境界就高多了,他的理想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天下寒士都能住上“經濟適用房”。

台州人樸實而節儉,《台州府誌·風俗誌》就說:“台之風俗,其人樸靜,其俗儉約。”雖然台州大大小小的土豪很多,但多數土豪並不隨便亂花錢,台州人在物欲上最大的追求,就是買房買車,有人據此得出結論——“小農意識還占據了大部分台州人的頭腦”,台州人才不管啥小農意識老農意識呢。前些年房市熱火朝天時,台州人有點錢就直奔售樓處。滬杭兩地的售樓小姐對台州人印象很深,說台州人很能砍價,總能找出各種理由,讓你把房價降低些再降低些,不過一旦談妥,台州人下單、簽約的速度非常快。不像有些地方的買主,拖泥帶水、磨磨嘰嘰,砍完價,還沒完,不是托這個關係就是托那個關係,買套房子個把月也下不了單。

台州人在房子上的折騰勁頭不比溫州人少,在台州人眼裏,一套體麵舒適的房子是成功人生的標誌之一。台州人錢多錢少都愛買房。錢少的,在本地買;錢多的,買了本地的,又買外地的。一次在飯桌上閑聊,說到房子,邊上坐著不顯山露水的那幾個,個個都在外麵置了樓,有的在杭州買房,有的在上海買房,有的在北京買房,有的在澳門買房,還有一個更狠,竟然在澳洲買了一套別墅——為全家移民做好了準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不管有錢沒錢,房子總是要買上一套的,這是台州人的共識。房子是什麼,是遮風避雨的地方,是心靈和肉體的棲息地。一個人若覺得自己總浮在這個城市的上空,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隻要買套房子安頓下來,立馬就會安心。有道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大的讚美,就是求婚。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最大的讚美,便是在這裏安家置業。有了房子,有了家,一個人就會有歸宿感。用蘇東坡的話來說,便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前些年樓市最火時,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沒有一個不在談房子。飯桌上,再是沒有共同語言的一桌人,話題一扯到房子,總能找到共同點。談得投機的話,一頓飯吃下來,還能成為知己。

雖然身邊的朋友,無一例外地叫嚷著房價太高,但一邊還是不歇氣地買房。有一個朋友,每買一套房就跟人說一次——他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當他第五次說要“勒緊褲帶”時,大家就說他,你那褲帶也別勒得太緊了,再勒下去就有把老腰勒斷的可能。也曾經聽一位富婆歎苦經:這日子咋過啊,欠了銀行滿頭頸的債。說“欠了滿頭頸的債”的這位,在台州擁有三處豪宅,在上海擁有兩套房子。還有位富婆,當別人說她有錢,能買那麼多房子時,她總是低調地說,我的錢都是從牙縫裏省出來的。我想:這得要多寬的牙縫,才能省下這麼多錢啊。

有錢人買房,沒錢人也買房。一個朋友,為了供房,基本上長年吃素,供房供得不勝辛苦的他感慨地對我說:“有些事情,你可能怎麼期盼都期盼不來,比如彩票大獎,比如天落餡餅,比如夢中情人。有些事情,每個月總要來上一次,怎麼擋都擋不住,比如房貸。”不過,還貸再怎麼辛苦,但是“忽然一日,屋竟落成,刷牆掃地,糊窗掛畫。一切匠作出門畢去,同人乃來,分榻列坐,不亦快哉”,金聖歎描繪的人生“三十三個不亦快哉”之一住新房的快樂,讓他深刻地感覺到,咬緊牙關供房還是值得的。

台州女人有披金戴銀的傳統,早些年,結婚時,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鐲之類一樣不能少,現在結婚,男方的房子是必備的。向一個台州女子求婚,如果對方是個現實主義者,她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你是否有房子,沒有則免談,甚至有直率些的,第一次見麵,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有房子嗎?”她們覺得,沒有房子就是沒有實力,沒有實力拿什麼保證愛情?

身邊的一些單身小夥子,雖然自身條件不錯,但若是無房戶,找對象時挑選的餘地和範圍就小多了,因為沒有房子,婚事告吹的例子也不少。而如果有一套房子打底,找對象時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挑挑揀揀。在台州,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紛紛咬牙買房,不但要承受經濟壓力做房奴,還要榨出父母的積蓄交首付。當然,也有財大氣粗的父母,高瞻遠矚,孩子還在讀書,先給孩子置上一套房子,為的是將來有備無患。

在台州人看來,有無房子、房子有幾套、麵積大小,是一個人經濟實力的象征。擱二十多年前,台州人的征婚啟事還會故作高雅地來一句——“本人愛好文學”之類,如今,征婚啟事上“愛好文學”幾個字不見了,堂而皇之把“有房”列入其中。當地的晚報舉辦過幾次相親大會,相親牌上的自我介紹,都是一清二楚地把“有房”的條件昭告天下:“誠實,穩重,事業心強,家庭責任感重。注:在椒江景元花園有一套145平方米的房子。”前麵幾句話都是虛的,最後“注”字下麵的才是實的。“注”字之後,把房子的地段、麵積都寫得明明白白,無聲勝有聲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實力。另一位女士實力更強,在征婚啟事上寫明:“有房有車,還有一個15歲的兒子。”娶了她,不用在房子車子上費心,連生兒子的力氣也可省去了。

台州人說得現實:洞房洞房,當然要有房嘍。房事房事,沒房能辦成啥事。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小青年,找對象時,常為房子煩惱。一個叫“高炮鬼”的網友,投書當地的媒體發泄不滿——別人幫他介紹了幾個對象,那些女的,一見麵就先問他在台州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他談了幾個女友,對方都要他在本地買房買車,還要“大定小定”,出一大筆錢。他說自己年薪才6萬元,想裸婚,但找不到伴,看來這輩子討個台州老婆怕是沒指望了。其實,在台州,無房戶未必找不到美嬌娘,隻要他自身條件足夠出色,丈人丈母娘並不會太在意他有沒有房子,有房當然好,沒有,他們掏錢讚助,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帶著房子嫁過去。

因為房子,演出了多少哭哭笑笑的戲。沒人搞得清房價啥時漲啥時跌,誰都能找出點房價漲跌的理由,什麼金融軟約束說、政府放地緊縮說、溫台客炒房說、熱錢炒房說、地產商忽悠說、嬰兒潮說,不一而足。我一個朋友,屬於幹什麼都慢一拍的深思熟慮的主兒,人家在房價兩千時買進房子,他在觀望;房價三千多時,人家勸他買房,他說再等等;房價漲到四千,他更猶豫了。可是就在他猶豫的當兒,房價像盛夏的水銀柱,嗖嗖往上躥,很快越過萬元大關了。這時,他不敢再等了,一邊哀歎房價再漲上去還讓不讓人活呀,一邊猶豫著要不要下單。因為同樣的錢,在十來年前可以買上一百平方米的中套,現在隻能買套單身公寓了。現在房價下行,他總該下單了吧,不,他還在觀望,他要等到房價到了最低點時再出手。

結婚與房子有關,離婚也跟房子脫不了幹係。要說台州人辦事痛快也真是痛快。離婚是世界上最難打的一場戰爭,離婚的雙方常常因割舍不下房子、票子和孩子,而打起了持久戰。這持久戰,有的一打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但是台州的夫妻,離起婚來相當利索痛快。離婚,房子和孩子怎麼辦?抓鬮決定!房子寫到孩子名下,誰抓到孩子,誰就跟孩子住這套房子裏。人家幾年離婚大戰沒搞清的財產分割,台州人幾秒鍾就搞定了,堪稱效率專家,而且相當公平。

以前爽快的台州人買房子看一眼朝向就買下來,不知從何時起,台州人買房裝修開始講究風水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土豪,買豪宅之前,無不請風水大師到現場堪輿。有一段時間,不少朋友新裝修的房子裏,都擺著一個巨大的水族箱,鬧得客廳跟海洋世界似的,正納悶這些家夥怎麼忽然熱愛起海洋生物來,經一達人點撥,才知道這些家夥擺水族箱為的是生財。敢情這股風從香港、廣州那邊傳到台州了。我有幾個朋友,不但買房時請風水先生來堪輿,連家裏放水族箱也請了專業的風水先生來看過,然後決定擺放的位置,據說放得不到位,就起不到生財的作用。搬遷新房時他們更不馬虎,特地請神神道道的大師挑了時辰,在淩晨天地一籠統時,全家像鬼子進村似的,摸黑從舊房住進新屋。

台州老話有“朝南屋,兒孫福”,意思是有了間朝南的房子,兒孫就有福了;還有一句相類似的話——“有吃沒吃,兩間朝南屋”;我聽到的最厲害的一句話是“房子房子,台州人的命根子”。可見,擁有一套好房子,在台州人的生活中,占據何等重要的地位啊。

總之,寧可自己累一點,褲帶勒緊一點,也要供一套體麵舒適的房子,是台州人的共識。所以,台州人均住房麵積排在全國前列,是有強大的心理基礎和物質基礎的。

車子。

台州的私家車真多。

看一個地方經濟實力是強是弱、老百姓錢多錢少,車子是其中一個風向標。從街上好車的多少,我們大體能掂量出該地的富足程度。雖然台州有些土豪是泥腿子出身,發了財還是改不了節儉的本性,開著中檔車並不招搖,但是年輕一代的富豪,他們的座駕就不同了,無一不是名車,有的還是頂級名車。

私家車的擁有量,是消費能力盛衰的標誌。都說台州人有錢,能在全國各地買樓,實際上台州人的汽車消費能力也不容小覷。郭沫若當年到了汽車之城長春,寫過一首詩:“長春好,長春好,長春小車滿街跑。”如果他還活著,到台州來,說不定也會賦詩一首:“台州好,台州好,台州好車滿街跑。”

在台州,富二代的小公務員開輛奔馳,醫院的小護士開保時捷、卡宴,銀行小職員開奧迪Q7、路虎,電視台倒開水的服務員開寶馬,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很多人不明白,既然有實力開寶馬還來倒什麼勞什子的開水?開得起保時捷還當什麼護士呢?非也,這些小年輕開的好車大抵是愛子心切的父母所贈,跟從事什麼行業無關,也跟拿的薪水無關。同樣,不少實力雄厚的單位,員工開著寶馬、奧迪來上班,實在稀鬆平常,員工的私家車比領導的座駕要貴要好,在台州根本算不了新聞。

就像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長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許是鳥人。同樣,在台州,開名車的不一定是氣宇軒昂的大佬,也有可能是其貌不揚的低調富豪。兩個溫州人到台州一家公司辦事,見一輛奧迪A8停在門口,一個農民模樣的人把手靠在車門上吸煙,腳上穿著雙老布鞋。兩個溫州人小聲嘀咕,吸煙也不知道找個地方,等會車主過來,肯定要罵死他的。就在他們議論的時候,這個農民模樣的人從褲兜裏掏出車鑰匙,打開車門,上車,把這輛奧迪A8開走了。留下兩個溫州人,麵麵相覷。

台州人以開奔馳、寶馬和奧迪為榮。一個省城的記者帶著羨慕嫉妒恨的口氣對我說:“奔馳、寶馬和奧迪這三種車,似乎成了台州人的國民車了。”無獨有偶,一個杭州人也在感歎:“在寧波出差一周,我累計看過10輛左右的Q7,而這次在台州住了七天,我起碼看見了30輛。一開始看得口水答答滴,到後來看得眼淚答答滴:台州人活生生把一輛好車折騰成了街車。”一位上海美女也跟我說:“台州的名車真多啊,像什麼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之類,台州人簡直拿它們當拖拉機開,晚上就這麼隨隨便便停在路邊,真不把好車當回事啊。”

台州人對豪車的消費能力常讓車商咋舌,浙江首輛賓利車擁有者就是台州人。台州路橋方林汽車城舉辦的車展上,勞斯萊斯在開展第一天,就被一位土豪買走了,樂得銷售商差點在車頭貼上一張“名車有主”的紅紙,這位神秘富豪隻花幾分鍾在展館裏兜了一圈,就毫不猶豫地訂走了這輛名車,令見多識廣的經銷商也歎為觀止。在別地舉辦的車展上,千萬身價的邁巴赫、頂級跑車法拉利,常常剛一展出,就被台州土豪買走。有一次,跟一位寶馬經銷商聊天,他說:“台州人愛開寶馬,別看台州是三線城市,但台州市場跟溫州市場一樣,一直是寶馬品牌最受重視的地區之一,因為這兩個地方,土豪多,出手爽。”言辭裏對台州人的財大氣粗、出手大方充滿了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