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搖籃——史前時代2(2 / 3)

中條山 位於山西西南部,黃河、涑水河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於山西永濟東南。東北端與王屋山相接的曆山,海拔2322米,為涑水河發源地。中條山屏蔽著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著西安和大西北,瞰視著晉南和豫北,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小南海文化 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60年發現於河南安陽。遺址為一洞穴堆積,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鴕鳥化石及石器、裝飾品等。石片以錘擊法和砸擊法製成,有尖狀器及刮削器。礫石工具有砍砸器。小南海文化可能與峙峪、虎頭梁等文化有較密切的關係。

[閱讀鏈接]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同時或關係密切的文化遺存還有幾個分布區:

汾河流域:已發現地點有古交石千峰,榆次大發和襄汾丁村。細石器文化內涵同下川一致。

黃河流域:分布於呂梁山西麓和黃河東岸。已知遺址為蒲縣薛關、吉縣柿子灘和山西西北部若幹采集點。這個區域代表性的器物有楔狀石核、船底形石核、長型雙尖尖狀器、卵圓形弧刃刮削器。

桑幹河流域:陽高神泉堡遺址群含豐富的細石器文化,文化內涵與年代與其下遊不遠的虎頭梁文化一致。

上述細石器遺存除丁村與下川遺址外,其餘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或者已進入新石器的時代範圍。

鵝毛口、仰韶和龍山文化

距今10000年左右,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山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仰韶文化以前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仰韶文化為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是廟底溝二期文化和龍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很少,僅有10餘處,絕大部分分布在臨汾盆地。鵝毛口遺址是重要的一處新石器早期遺址,位於懷仁縣西北鵝毛口村。

文化遺物有大量的石片、石核、石器,其中石片數量最多。鵝毛口人打製石片的技術還很落後,主要用砸擊、摔擊、錘擊等方法。

一般打製厚大的石片用砸擊法,將石片從巨大的岩塊或岩體上用大石塊砸擊下來。那些較小的短石片,則是用扁形石核之類在石砧上摔擊出來的,而較小的長而薄的石片,是用石錘從石核上的平麵或有棱脊的台麵上打擊下來的。

遺址裏的許多大型石器,如砍砸器、手斧、厚尖狀器等多數是用歪尾石片進行加工的。歪尾石片的尾端均有向一側歪斜的長尾,歪斜的方向有左有右。

石核一般指生產石片的石塊,包括塊狀石核、石片石核兩種。石核絕大多數疤痕短而深,僅有個別有長而淺的石片疤。由於在石核上從不同方麵反複打製石片,所以石核具有多麵多角的特點。

鵝毛口石器的種類很多,石器以打製為主,間有磨製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石鋤、石鐮等農具,另一類是狩獵和畜牧方麵所需要的用具。

石器包括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手斧、龜背狀斧形器、石斧、石鋤、石錘、石鐮、彎尖狀器、厚尖狀器等。其中用於農耕的石鋤數量最多,絕大多數呈長方形。一般較大的石鋤長約20厘米,寬約9厘米,厚約4厘米,重約800克。

鵝毛口人在長期的采集和狩獵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終於學會了種植,創造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刀耕火種有兩個發展階段,即刀耕階段和鋤耕階段。鵝毛口人過著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馴養業的經濟生活。

鵝毛口遺址僅是一處大型的石器製造場,周圍有相對固定的人類居住,他們會經常來此地加工製作生產、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石器。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階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遺址有20餘處,分布山西各地。中期文化遺址有芮城縣西王村遺址、翼城縣北橄遺址、晉中地區遺址、大同馬家小村遺址等。

西王村文化遺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紅三色,彩色圖案多為弧線和圓點等幾何形線條組成的花卉或禽鳥,造型生動。曲腹碗、盆和雙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遺物中還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動物骨骼化石。

北橄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10千米處,文化遺物包括石、骨、陶質的生產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缽、罐、釜、甕、鼎、盆等。

晉中地區遺址的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麵甕,以及盆、缽、罐、缸等,彩陶十分發達,以黑彩的圓點、鉤葉、弧邊三角形構成植物花葉圖案。

馬家小村房屋遺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種類有常見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較特殊的四係罐、四係甕。

在仰韶文化中期,廟底溝文化的遺存遍布整個山西,遺址分布相當密集,規模大,文化內涵豐富。廟底溝文化又可以細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以翼城北橄遺址為代表,由棗園遺址的文化內涵發展而來,並且受到河南安陽後岡一期文化和西安半坡文化的滲透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