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躊躇滿誌(1 / 2)

在揚州牧秦宜與孫策大戰的同時,孫權與周瑜率領的江東戰艦已經駛入江心島分叉右邊水道,這裏距廬江不足一個時辰路程,近百艘戰艦浩浩蕩蕩鋪滿了大江,氣勢恢宏,直逼廬江。

此次江東水師幾乎是傾巢出動,趁揚州牧秦宜迎戰孫策致使廬江兵力空虛之機,力爭一戰拿下廬江。

廬江也有戰艦,不過規模要比江東水師小得多,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六十艘戰艦。此戰江東水師采取聲東擊西戰術,若提前發現江東水師來襲,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與江東水師正麵你作戰或許好一些,若沒有及時發現江東水師來襲而倉促應戰可就糟糕了,真有可能一敗塗地。

前幾年孫策從袁術陣營分列出來,率領一兩千兵馬征戰江東,攻城略地,暫時顧不上西進。但這不代表孫策願意蝸居在江東一偶之地,在統一江東三郡之後才發現廬江被所謂的揚州牧秦宜占領。

廬江的戰略位置決定了孫策與秦宜必須有一戰,在秦宜來說廬江不過是一郡之地,在孫策看來恰好切斷了統一江南水上通道,必然要把揚州牧秦宜除之而後快。隻要廬江在秦宜手裏,孫策就不可能西進攻打江夏,盡管廬江城距離大江還有幾裏地,一旦孫策溯江而上攻打江夏,揚州牧秦宜隨時可以掐斷孫策的後路,令其腹背受敵。

所以,揚州牧秦宜占據廬江,對於孫策來說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必除之而後快。

孫策的大戰略是要先統一江南,依靠長江天險退可守進可攻,等待時機逐鹿中原。

現在揚州牧秦宜控製廬江,必然使得孫策龜縮在江東一偶之地。

孫策要的是整個江南,拿下廬江,孫策便可以繼續西進並攻擊江夏,拿不下廬江,攻打江夏無從談起,秦宜占據廬江切斷了他西進的水道,打亂了孫策的整體戰略。

孫策是一個有大野心的人,雖說此次攻打廬江要比曆史提前半年時間,但不能說倉促上陣,畢竟奪取整個江南早已在他的設想中。孫策與他的謀士策劃這一起軍事行動還算可圈可點,由他從陸路進攻目的,不過是吸引秦宜的主力,真正的殺手鐧便是周瑜這一路水師偷襲。

從過往的戰例看,小霸王孫策善於偷襲,令人防不勝防。隻要拿下廬江,秦宜的歸路被切斷,剩下一途隻有逃命,否則必將麵臨前後夾擊,到那時可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到了這時候周瑜也不在擔心被廬江水師發現,發現了又如何?現在雖然是逆水行舟,速度想快也快不了。對方的船隻發現江東水師總要回去報信吧,大家的速度都差不多,等到你跑回去,大概江東水師已經堵住他們的老巢,不都一樣嘛。

近百艘戰船繼續逆江而上,幾乎所有的船隻都進入江心島與北岸之間的水道,這裏大江被一分為二,水道比其他位置要窄許多,行駛在水麵上的江東水師戰船顯得有些擁擠。若兩軍數百艘戰船在此處遭遇,狹窄的水道非常不利於水戰,很難說誰勝誰負。